淄博晚報訊 (記者 許蓮
通訊員 董曉玲) “給淄博陶瓷發展的建議就是:觀念要更新,原料供應要社會化、標準化,陶瓷藝術要產業化,設計人員要懂市場,注重培養懂經營的人才……”這是在8月17日舉行的“中國陶瓷名城”考察通報會暨陶瓷發展論壇上,“中國陶瓷名城”考察團代表、我市特聘的陶瓷產業發展顧問張守智教授
說的一番話。
昨日上午,“中國陶瓷名城”考察通報會暨陶瓷發展論壇在淄博飯店隆重舉行。市領導、陶瓷藝術大師和陶瓷企業家等出席了這次論壇。在通報會上,考察團的12名代表均表示通過兩天的參觀考察,淄博的經濟發展以及陶瓷產業所取得的成就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專家們表示,在淄博他們不僅看到了華光、東鵬、亞細亞這樣引領市場的陶瓷企業,也看到了中國財富陶瓷城、中國科技陶瓷城這樣的貿易平臺;不僅看到了中國陶瓷館以及中國的古窯,也看到了工陶、硅苑等高科技陶瓷企業,他們對所看到一切既驚訝又由衷地贊嘆,認為中國陶瓷振興的時候到了,淄博讓他們看到了曙光。專家們都認為淄博申報“中國陶瓷名城”是眾望所歸,預祝淄博早日掛牌。
在陶瓷發展論壇上,“中國陶瓷名城”考察團的12名專家與我市的30余名陶藝大師、陶瓷企業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專家們紛紛為淄博陶瓷的發展諫言獻策。被聘為淄博市陶瓷產業發展顧問的張守智教授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建議,為淄博陶瓷的發展指明了出路。考察團專家黃芯紅也提出要突破觀念、打好基礎、避免雷同、節約資源保護等數條建議。考察團團長楊自鵬表示,希望淄博陶瓷產業不要只注重“中國陶瓷名城”這一“名份”,而是以此為契機,將特色區域的培育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