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天,市經貿委與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共同召開銀行與擔保公司合作研討暨業務推介會,來自全市的各擔保公司與商業銀行就推進銀行與擔保機構的業務協作、推動信用體系建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會議透露的信息表明,目前正是我市信用擔保發展的好時機。 
; 據了解,目前我市信用擔保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冊成立16家擔保公司,注冊資本金4.24億元,其中,商業性擔保機構15家,總注冊資本1.8億元,主要分布于市內四區及即墨、平度、黃島等地。以商業性擔保公司為主體,民間資本積極參與,為全市中小企業和個人創業提供信用擔保的網絡體系初步形成。通過政府積極推動與政策引導,銀行、擔保機構和中小企業對商業性信用擔保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擔保業務開始步入良性發展階段,信用擔保的社會氛圍已經基本形成。全市各擔保公司經過自身資信和業務流程建設后,成功地開展了擔保業務,并積極創新業務品種。目前,全市商業性擔保公司已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貸款2500多萬元,還有8個項目與銀行簽訂合作意向,總擔保貸款6000多萬元。港、臺等境外資本看好并逐步涉足我市信用擔保市場,將為我市的信用擔保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信用擔保是一種信譽證明和資產責任保證結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務活動,它介于商業銀行與企業之間,擔保人對商業銀行作出承諾,為企業提供擔保。信用擔保產生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工業化國家,對象是中小企業,目的是為本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通過構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可以建立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良好的關系,提高中小企業的信用速度,推動信用制度的改革與發展,越是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其信用擔保體系越完善。目前我國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由于市場經濟發展較快,社會信用基礎較好,信用擔保業呈現出勃勃生機,為區域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我市去年人均GDP達到2800美元,開放程度和市場化程度在全國居前列,正是信用擔保業發展的好時機。(本報記者傅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