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午餐成了眾多在寫字樓里工作的商務人士最常抱怨的一件事,盡管最近有關部門開始對有配送餐的企業逐批“過篩”,并確定了我市首批具有配送餐資質的企業,但消費者和配餐單位似乎還沒找到“默契”。
外賣餐難放心
記者昨天在香港
中路的寫字樓群附近對吃外賣的消費者進行了隨機訪問,他們均對外賣的衛生質量表示出擔心。附近的外賣有四成左右實際是一些家庭小作坊直落分盒包裝后,帶到這里叫賣或訂餐。一些沒有注冊的小作坊飯菜幾乎完全處于“黑箱”操作,配餐的地點十分隱蔽,就算吃出問題檢查人員也很難調查清楚。
“黑盒飯”仍有市場
為何明知這是“黑盒飯”,它卻仍有生存市場?外賣價格才是鎩手锏。新尚快餐總經理張虹吉表示,正規的快餐配送單位經營成本較高,四菜一湯的午餐搭配價格低于五元錢就要賠本;但同樣的飯菜花色價格“黑盒飯”還能打八折。這使得不少人將“午餐票”送給了那些黑盒飯。
正規軍不靈活
泰康人壽的一位工作人員提出,外賣的內容花樣單調也是容易讓人失去胃口的一個原因。如果正規配送企業能經常更新配送餐菜譜,不失為一種提高競爭力的手段。
中商大廈的一位辦公人員還提出,現在多數快餐配送單位都需要10點以前訂餐,時限性太強,這也是他們在競爭中的一個不利因素。
呼喚行業準入
易食代餐飲總經理徐侃表示,目前島城的快餐配送還處于“渾水摸魚”階段,既沒有行業協會自律,也沒有相應的配送單位準入制度做門檻,因此給了黑作坊可乘之機。
給正規軍搭平臺
市經貿委助理巡視員劉勇表示,青島商貿網將為取得配送餐資質的企業搭建宣傳的平臺,免費為企業制作宣傳網頁,使放心快餐進入尋常百姓家。盡快組織建立行業協會,保護快餐配送企業的合法有序經營,并通過協會制定相應管理制度以凈化快餐配送市場。(記者劉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