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3日專電 今年以來,上海商品房典當業升溫,業務量已從原來的30%增長到55.5%。
據《經濟日報》報道,上海市場經濟相對成熟,對典當業這樣的融資渠道比較認可,通過典當房產融資在穩步上升。
中國典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上海華聯典當行經理吳賢達說,房產典
當,百姓有需要,政策又允許,典當行就運作滿足這部分需求。目前主要是針對中小企業和部分個人投資者的短期需求,半個月一個月,最多3個月半年,基本沒有項目開發或土地開發。
據介紹,以往,中小企業生產需要資金,一些做房產投資的個人需要調頭寸,都是將手頭的廠房或自有住宅拿到銀行去辦抵押貸款,但現在不少客戶轉向典當行。典當行的優勢是靈活快捷,一般7個工作日內就可“放貸”,最短的兩三天客戶就可取錢。
目前上海一共有35家典當行,自有資金共6至7億元,囿于資金,多數典當行只是挑一些優質房產開展業務。
吳賢達說,目前典當行普遍反映資本金短缺,要求增資擴股,但典當業至今依然是國家監控的審批制的特種行業,并不是企業想做就可以任意做大的。
再者,典當業始終只是個拾遺補缺的行業,不可能在金融業居主導地位。典當利率遠高于銀行,這樣的融資成本典當人不能不考慮,所以到目前為止,典當人都表現得比較理智,典當運作也比較正常。 特約編輯 文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