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8月6日電
AC尼爾森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的信用卡市場發展迅猛,信用卡的滲透率已從2003年的18%增長到今年的22%,中國開始從“現金付款時代”向“信用卡時代”轉型。
此次AC尼爾森對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2700多名年齡在18歲-54歲之間的消費者進行了電
話調查,以研究中國不同消費群體對個人銀行、信用卡、個人貸款、人壽保險和個人投資等個人金融領域主要產品的態度和使用狀況,從而挖掘和反映個人金融市場的增長機遇。AC尼爾森中國區董事長高恩指出:在中國三大城市,“花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的生活”的消費理念已成潮流,這促使中外銀行加快了開發中國信用卡市場的步伐,紛紛推出迷你卡、女士卡、VIP卡……等名目繁多、具有獨特定位和價值的信用卡產品。
調查顯示,在三大城市中,廣州的信用卡滲透率位居榜首,達到25%,北京和上海緊隨其后,分別是23%和21%。
按年齡層分析,25-34歲的消費群體信用卡的保有率最高,持有一張或一張以上信用卡的人達到35%。三地之中,該年齡層的信用卡滲透率以北京為最,有39%的人至少擁有一張信用卡。
在中外銀行發行的眾多信用卡中,中國工商銀行的“牡丹卡”最為普及,在消費者中的保有率達13%。建設銀行的“龍卡”和中國銀行的“長城卡”緊隨其后,保有率分別為9%和6%。
高恩指出,近年來,隨著中國政府逐步放寬對外資銀行的政策限制,以及信用卡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逐漸為中國消費者所認識,信用卡市場的潛力將進一步獲得釋放。受消費者可支配收入及消費能力增長的驅動,中國信用卡消費金額平均值也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另據調查,中國個人貸款和個人投資相對呈停滯狀態。最近12個月來,三大城市的消費者當中有7%的人使用過個人貸款,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而22%的人使用過不同形式的個人投資服務,這一數字比2003年下降了3%。近年來,由于銀行儲蓄利率的下調,三大城市的銀行儲蓄普遍下降,目前有73%的人擁有銀行儲蓄賬戶,比去年下降了7%。
“這表明,中國個人金融產品存在著尚待開發的巨大潛力。”高恩表示,“口袋里錢多了,消費者就會花費更多、投資更多。”
另一方面,人壽保險卻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三大城市中,36%的消費者購買了人壽保險,較去年上升了7%。其中,上海人壽保險的增長速度最快,比2003年上升了11%;而廣州則增長了7%,
達到32%;北京的人壽保險業相對滯后,2004年持有人壽保險的消費者比例為29%,僅比去年增長了3%。在所調查的城市中,平安保險在北京和上海的人壽保險市場處于領先地位,分別擁有11%和20%的份額。而在廣州,中國人壽的份額達到12%,比平安保險高出4個百分點。(葉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