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英國警方在倫敦及周邊地區一舉逮捕了13名“基地”嫌犯,其中一名據稱是該恐怖組織駐英國的最高指揮官。警方的這次重拳出擊,被英倫上下普遍視為自2001年“9·11”事件以來該國最大的一次反恐行動。
然而鮮為人知的卻是,此番英國警方的情報來源竟然是上月13日在巴基斯坦落網的“基地”電腦專家穆罕
默德·納伊姆·努爾·汗。據他招供,一幫英國境內的“基地”分子正計劃對英國幾大最繁忙的機場——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或者蓋特威機場)、曼徹斯特機場以及伯明翰機場同時來一次類似“9·11”的“驚天大行動”!
“基地”組織駐英大佬落網
當地時間8月3日晚上10點多鐘,大規模的抓捕行動分別在倫敦市內及市郊的數個地區上演。
在蘇格蘭場(倫敦警察局)反恐特別小組與英國軍情五處(MI5)聯合出擊的這次突擊搜捕當中,總共有13名嫌犯落網,他們中有的駕駛著飛馳的奔馳車被強行攔下后揪了出來,有的則是在睡夢中被抓了個正著。經初步審查,13名嫌犯中其中一名被無罪釋放,其余12人于次日在倫敦安全措施最為嚴密的帕丁頓·格林警察局接受了審訊。
警方經初步審訊后發現,盡管這12人各自的年齡不盡相同,分別在19至32歲之間,可是他們卻擁有不少共性:絕大多數都出生在英國,清一色的亞裔血統(巴基斯坦裔或者中東阿拉伯裔),在同事和鄰居的眼里許多人竟然還是“老實本份的年輕人”。
8月4日當晚,蘇格蘭場的一名高級官員稱,在所有落網的12名“基地”嫌犯中有一名稱得上是該組織在英國的“重量級人物”。后經巴基斯坦情報官員證實,此人很可能便是“基地”駐英國最高指揮官,其真實姓名為阿布·穆薩·辛迪。此人除了“比拉爾”之外同時還擁有眾多其他的代號,外出旅行時常使用假證件。
電腦專家供出英國“9·11”
這次行動的勝利完全得益于巴基斯坦情報部門的通風報信。上月13日,巴基斯坦警方逮捕了“基地”組織的一名電腦專家——穆罕默德·納伊姆·努爾·汗。別看他年僅25歲,可是能量卻不可小瞧。據說他直接受命于本·拉丹,平時的主要工作是為“基地”組織可能的攻擊目標進行評估,同時身為電腦專家的他又是“基地”組織的“信息處理倉庫”。
據巴情報官員介紹,努爾·汗在上月13日落網之后,剛開始接受審訊時還擺出鎮定自若的樣子,并拒絕交待任何問題。可是當警方在其住所查出他的筆記本電腦以及儲存其間的大量有關倫敦希思羅機場的地圖和資料之后,他的心理防線開始徹底崩潰。此后,他一口氣供認了活躍在巴基斯坦境內和歐美各國的“基地”核心分子的下落,這其中就包括代號為“比拉爾”的“基地”駐英國最高指揮官。
在審訊中,努爾·汗詳細交待了自己向“比拉爾”發送加密指令的經過。據他供認,在過去的幾年里,他曾親赴英國“踩點”不下6次,而每回與之直接接洽的正是“比拉爾”本人,他曾向“比拉爾”傳遞了20多份加密指令。令人倒吸一口涼氣的是,努爾·汗通過加密信號傳送給“比拉爾”的一份恐怖計劃中,其作案手法竟然與“9·11”如出一轍:在同一時間里,襲擊英國各大機場,而被列入襲擊目標的竟然包括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或者蓋特威機場)、曼徹斯特機場以及伯明翰機場這樣的英國頂級交通樞紐!
從那份計劃書來看,無論是行動的人員組成還是時間安排都制訂得十分周密。至于可能采取的襲擊方式,則包括駕駛滿載炸藥的自殺性卡車直撲候機廳,以及發射火箭彈襲擊客機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驚天大行動中,努爾·汗從頭到尾都與“比拉爾”保持著單線聯系,而后者又與英國境內的所有行動人員保持著單線聯系。行動人員事先無需自行攜帶炸藥,相關彈藥另外會有人送往指定地點。據巴情報部門介紹,這項“機場大行動”起草于大約12個月之前,經過不斷完善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相關鏈接
“基地”新生代人物努爾·汗 電腦專家+恐怖策劃師
現年25歲的努爾·汗在“人才輩出”的“基地”組織中,雖然只是一個小字輩,卻是誰也不敢小瞧的“恐怖精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甚至懸賞500萬美元捉拿他歸案。
努爾·汗曾于1998年6月前往阿富汗的恐怖訓練營接受“深造”。正是在那里,他與去年3月在巴基斯坦被捕的“基地”原3號人物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一見如故”,后來又得到本·拉丹的賞識,直接聽命于這位“基地”一把手。
電腦工程師科班出身的努爾·汗,每天的任務之一就是通過互聯網和電子郵件在土耳其、尼日利亞以及巴基斯坦等地幫助“基地”組織進行聯系。而利用加密信息傳遞指令,正是這位電腦天才的“專業特長”。據悉,“基地”成員常常通過信使來傳遞電腦光盤,然后由努爾·汗把文件摘要傳到網絡上,文件在傳遞和閱讀之后馬上刪除。為了安全起見,電子郵箱一般只使用1到3次,而當發送一些敏感情報時,電子郵箱僅僅使用一次。
如果以為努爾·汗在“基地”組織中只是一名技術性人才,那就大錯特錯了。當他上個月落網時,巴情報人員在其個人電腦中發現了眾多位于英美兩國境內的襲擊目標,有些恐怖計劃的制訂時間甚至比2001年的“9·11”襲擊還早。據努爾·汗本人供認,為了“評估篩選”出合適的攻擊目標,他經常要親自“出國考察”一番,而被他“相中”的對象中包括紐約和華盛頓的許多標志性建筑物。由此可見,為恐怖行動出謀劃策也是他的“強項”。(麥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