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先生夫婦參加了旅行社組織的青島大連游,臨到機場時發現,一個旅行團20人中,除了他們兩人之外,其余18人由6個三口之家組成。事實上,隨著暑期的來臨,旅行社已經將重點都放在了學生游上:夏令營、教育游、“大手牽小手”的親子游,只要與學生有關的旅游線路條條爆滿。
候機廳變成游樂
場
2004年7月27日上午10點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哦……起飛了!呼——”8歲的小王力張開手臂模仿飛機起飛的樣子,另外兩個5歲大的孩子緊跟其后,在候機廳的人群中穿梭。當我們走進候機廳一號門時,迎面而來孩童們的喧囂聲,差點讓我們誤以為到了游樂場。上午10點,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候機廳已經相當熱鬧,三口之家是候機廳的主角。隨處問一下:“您是帶著孩子出去旅游嗎?”回答是出奇的一致:“是啊!暑假帶孩子到外面看看。”“孩子放暑假,我們就把年休假一起休了,和孩子去海南玩幾天。平時我們上班,孩子也要上學,都沒有時間出去玩。”在機場大廳的半個小時里,幾輛機場大巴來了又走了,候機的乘客中“二拖一”的越來越多,前臺辦理登機手續的地方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旅行社:暑期學生游賺得盆滿缽溢
來自各大旅行社的數據表明:暑假開始半個月以來,學生旅游猶如三伏天的高溫,一天更比一天熱,連連刷新紀錄。
“昆明、海南、黃山、北京、青島大連等線路十分火爆,在這些團隊中,有一半以上是家庭親子游,父母帶著孩子,一家三口去旅行。”杭州市中旅國內中心門市經理譚忠春告訴記者,“海南團每個星期有10多個,現在三四個家庭組隊的小團也很多,都是家長帶著孩子去旅游的。”
據悉,旅行社推的常規線路中,昆明麗江、海南、青島大連、北京等線路在暑假期間受到了特別青睞,與此同時,旅行社還推出了專門為學生設計的暑期旅游方案。新世界旅行公司早在今年2月份就與北京一家公司合作,推出“我到北京上大學”活動。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自7月12日開營以來,每個星期有100多名學生出團,到現在已經有400多人參加了活動;7月20日由市中旅組織的“紅色之旅夏令營”吸引了130多名中小學生參加,譚忠春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以來,旅行社的業務量明顯增加,工作人員時常忙不過來。“現在每天我都要一大清早去開門,幫助發礦泉水,掛旅游車的條幅等等。”
學生:同學都去旅游 我不去就沒面子了
暑假一直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日子,在采訪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對暑期旅游的期待,從學期中就開始了。在機場,我們碰到正與媽媽一起去旅游的林藍,她告訴我們,考試一結束,她就和幾個同學討論著暑假出游的計劃。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去大連青島。她從小喜歡大海,可以在海里游泳,還可以吃海鮮大餐,徹底放松一下。王磊今年剛小學畢業,去過地方不多,這次爸爸答應暑假帶他去北京玩一趟,這著實讓王磊高興了一陣子。“以前暑假都沒出去玩過,每次都是聽同學說他們去什么地方了,有哪些好玩的,就是沒有自己的份。就想著能好好出去玩一趟,回來可以跟同學聊。”說到旅游,王磊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在采訪中我們發現,很多孩子都將暑期出游當成一種“常規項目”,旅游了的孩子們在開學后可以與同學們“交流經驗”,要是暑假哪里也沒去,暑假結束后就進入不了同學們聊天的那個圈子了。
家長:為孩子改變的旅游計劃
小虞和妻子是旅游愛好者,多年前自助游玩了西藏、云南,走了絲綢之路,家里的相冊堆積如山,兒子蹦蹦4歲的時候,小虞和妻子就帶著他去了海南。3年后,他再次帶兒子去海南時,蹦蹦在地圖上指著海南的位置,比劃著,“這是海南,這是杭州,原來離得這么遠啊。”這讓他感覺特別自豪。不過,今年小虞就跟朋友們宣布,兒子大了,讀書了,以后每年都要帶他出去旅游,當然不可能是那些路途艱險的自助游了,旅游的目的地鎖定在那些大城市,譬如北京、大連、上海等等,這些地方小虞自己出差也不知道去過幾次了,再去“純粹是帶兒子長見識”。
孩子見世面,家長添壓力
帶孩子長見識,無形中也讓一些家長感到了壓力,陶永一說到旅游,就面露難色。兒子陶濤今年讀高一,放假前和同學商量去旅游,陶永覺得兒子長大了,應該出去鍛煉一下,便一口答應了。但是,當兒子向他要錢時,他吃了一驚:人民幣4000元!不就是暑假出去旅游一趟,怎么要花這么多錢呢?向兒子問清楚了情況后才知道,原來他們是要去九寨溝旅游。陶永是單位的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全部加起來也只有千把塊,兒子的一次暑假之旅就要4000元,幾乎是他三個月的工資。陶永和兒子商量,同樣是旅游,能不能去近點便宜一些的地方,九寨溝這樣的地方等以后有了條件才去。可陶濤堅決要和同學同行:“同學都去九寨溝,就我沒有去,不行!而且別人都帶5000多塊錢呢!”兒子的堅持讓父親很為難,也不想因為這次旅游的事讓兒子和同學之間產生距離,最后給了他4000元。怕路上有意外情況,在出發前一天,陶永又給了兒子500元。
編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暑假外出旅游,讓孩子們在增長見識,培養自身能力的同時,也帶動了旅游市場的發展。但是,當孩子們把暑假的外出旅游作為同學間炫耀攀比的資本,當孩子向家長提出一高再高的要求,當家長為盡量滿足孩子的條件而承受壓力時,暑期旅游就已經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
我們粗粗算了筆賬,一家三口跟團去趟海南旅游,所有的團費加起來在6000元左右,還不包括在當地的消費。這基本上是普通工薪家庭兩人2個月的收入。而旅游帶來了什么?孩子們得到放松了,去外面走走長了見識,暑期結束后和同學之間有了談資……我們從中看到了有益的一面,也看到了浮夸的一面。漫長的暑期才過去一半,還會有更多的學生和家長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我們希望學生和家長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風。
作者:文/實習生 韓冰 攝/本報記者 吳國方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