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隨中山路改造“市民顧問”王桂云現場探訪改造工地時,獲悉了中山路改造的一批“新亮點”。
地下車場全自動
據介紹,中山路改造后,在教堂廣場前將有一個
能容納四百多輛車的地下停車場,在原文物商店(發達、百盛間)也建有一個能容二百多輛車的地下停車場,這兩個停車場將是我市首批機械化立體停車場。
建成后,停車將靠機械化設備“自動”送進車場,車主取車時只需輕刷停車卡,自己的車便會“自動”來到面前。
老街文化味更濃
據透露,教堂前地上建筑設計包括一個400人的小型劇場及一個一萬平方米的書城和其他文化設施,但教堂前地上建筑層高不會超過15米;地下則設有7個總計1200座的電影城等,因此中山路改造不會削弱中山路的文化味,只會通過保留古建筑等文化遺產提升其文化內涵。
半步行街將現身
中山路改造后,因為交通原因,只能成為一個半步行街:主干道在營業時間段內,只允許公交車通行,其他車須繞行;次干道以四方路和海泊路為核心將保留原有建筑風貌,將把居民置換出該區域,改造成具有親和力的小商鋪等別具特色的商貿區,成為步行街。
信息中心服務多
現蘭山路禮堂將改造成一個旅游信息中心,為散客提供旅游咨詢、預訂酒店、訂票等服務,以彌補我市缺乏散客集散中心的不足。
中山置業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山路改造不是簡單的大拆大建,而是遵循城市復興的原則,本著保護、更新、充實、提高的原則改造,相信有市民的關注和支持,中山路改造后必將成為青島市的一大新亮點。陳春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