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
日前群眾向“新華視點”舉報,江西省豐城市為建“形象工程”———新城區而非法征地,已損毀國家級商品糧基地良田近萬畝,并強迫干部群眾融資,引起民怨。
記者趕到豐城采訪發現,市委書記、市長公開在大會上竟慶幸“搶在國家土
地政策調整之前批了地”,幾十個政府部門被強令到新區蓋高檔辦公樓,動作不及時的被市長點名批評。
豐城新區氣勢非凡
用市委書記任桃英的話說,豐城新區就是要:20年站前列,50年不落后,100年不遺憾。
對于一個縣級市來說,豐城新區建設確實是“大手筆”:規劃總用地3.3萬畝,目前已征用1.1萬畝,“預征”7000畝。新區的新城大道寬100米,紫云大道寬80米,人民廣場面積達176畝,百年老樟樹進城“安家”,當地群眾形容豐城新區是“道路超過北京三環,廣場超過天安門廣場”。
新區的建筑更是夠“派”。居于中心的是“行政中心大樓”,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占地近百畝,樓內自動化設施一應俱全,每天養護費就超過1萬元!霸俑卟桓艺f,反正江西省委、省政府的辦公樓肯定是被比下去了。”群眾說。
錢不夠,逼民湊
新區建設耗資巨大,但是這個市去年人均財政收入只有300多元。財政虛弱卻又急需資金,怎么辦?豐城市的辦法之一是讓干部職工融資,所謂“錢不夠,逼民湊”。
今年3月26日,豐城市委、市政府辦公室聯合發出通知,向全市各鄉鎮、街道、單位及全體市民融資1億元,用于新城區和工業城基礎設施建設。
通知要求各鄉鎮、街道、市直各部門、單位按在職干部、職工人數分解推薦認購數。處級干部每人認購推薦數不低于3萬元,副處級不低于2萬元,正科級不低于1.5萬元,副科級不低于1萬元,行政事業單位其他工作人員每人認購數不低于5000元。這里的提法是“推薦認購數”,不叫強行攤派指標,但同時要求各單位“把它作為
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主要領導要負總責,明確一名副職具體抓,“確保如期完成發行任務”。
“螞蟻搬家”搞審批
除醫院、中學、影劇院各一座外,豐城新區的建筑大體只有黨政部門辦公樓和商品房兩種。新區功能如此單一,因為其明確定位就是“形象性工程”。
接受記者采訪時,任桃英一口咬定他們的報批手續是合法的。在記者反復要求下,當地國土資源局終于拿出了新區用地報批的記錄。記錄顯示,豐城新區使用的上萬畝土地絕大多數沒有經過國務院審批,他們采用的是“螞蟻搬家”的報批方式,就是將新區用地化整為零,分批次報批,每次上報的土地控制在土地法要求的70公頃以下,耕地控制在35公頃以下。這樣就“規避”了國務院審批。從2001年至2003年7月,他們用這樣的手段報批了約7000畝地,僅2003年前7個月就報批了16批。
記者提出,根據土地法,即使征用一畝基本農田也要報國務院審批。冷新生的答復是,基層工作有實際困難,國務院審批耗時太長,如果都報國務院審批,就搶不到項目了。“不可能都那么規范!彼f。新華社記者李柯勇鄔煥慶(據新華社南昌7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