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刀郎”一夜成名后,樂壇就出現了不同版本的“刀郎”,特別是最近一個名叫“西域刀郎”的歌手推出新專輯《西域刀郎.尋找瑪依拉》,并將名字注冊后,更令樂壇產生了一場真假“刀郎”
的大爭論,刀郎(羅林)方面指責對方是“惡意競爭、行為卑劣”;但西域刀郎方面就回應道,“刀郎”并不是一個人的專利,而且注冊“西域刀郎”的名字只為保護合法權益,并且專輯水平很高,大家可以擱置爭論,一心一意做好音樂。”昨日,記者就雙方爭論的一些要點分別采訪了“刀郎”(羅林)和西域刀郎的唱片公司負責人。
罵點一:“刀郎”是否一個人的專利?
黎明:(“刀郎”(羅林)唱片公司,廣州大圣文化傳播公司)“刀郎”的確是一個地方名,不是一個人名,但我們是不會為他注冊專利的,因為現在刀郎已經是“刀郎”發源地的文化大使,是官方認可代表“刀郎”文化的,所以其他人是不可以亂用這個名稱,否則當地政府會追究責任。
鐘雄兵:(西域刀郎,廣東飛樂影視公司)我們并不是在惡意冒充。正如之前一位新疆記者采訪了在“刀郎文化”熏陶下成長起來的當地的攝影家和作家后得出這樣的結論——刀郎是一種文化,刀郎舞其實是草原文化的典型表現。也就是說,歌手“刀郎”(羅林)其實也是步“刀郎文化”后塵的。據我所知,“刀郎”原來叫“刀萊”,是新疆麥蓋提縣的古地名。葉爾蓋河中下游的麥蓋提縣人,大都會跳刀郎舞。可以說,現在的“刀郎”是一種流行音樂上的現象。況且,在我們的西域刀郎之前,中國唱片總公司也曾推出過新疆歌手艾爾肯演唱的《走出沙漠的刀郎》的專輯。
罵點二:“刀郎”是否被惡意搶注?
黎明:如果別人是用任何方式去注冊這個名,我們管不著,但是我們希望他們不要誤導歌迷,不要影響到“刀郎”的聲譽,因為我們現在收到不少歌迷的投訴說所謂的“刀郎”推出的專輯素質很差,還責問我們為什么刀郎的專輯越出越差,但我們只好很無奈地向他們解釋除了《2002年第一場雪》是刀郎推出之外,其他的都不關他事,他的下一張新專輯要在9月才推出。
鐘雄兵:現在是商業社會,特別是每個企業的產品、每個公司的歌手,都要有相當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比如,之前內地有個叫“中國力量”的音樂組合一直沒注冊,結果一下子冒出了不下10個“中國力量”,正宗的“中國力量”最終改成了“火龍組合”。這個教訓都是值得我們吸取的。西域刀郎前面有刀郎(羅林)和刀郎(艾爾肯),我們只是為保護我們的西域刀郎而注冊,羅林和艾爾肯也同樣可以注冊,我們又何來搶注及惡意和卑劣呢?
罵點三:是否應該擱置爭論做好音樂?
黎明:對于他們那張專輯,我“不敢恭維”,因為很多方面都是在模仿刀郎《2002年第一場雪》的制作手法,而且歌曲又不耐聽,所以我覺得是會影響到刀郎的聲譽。
鐘雄兵:西域刀郎并不是外間所說的那樣,是個“地下歌手”,相反他好歹也是個出過專輯的老歌手,他還接連在廣東歌壇的“三大榜”中獲過獎,《西域刀郎.尋找瑪依拉》中,有4首歌都是他創作的,而且,他還參與了編曲、合聲、演奏,是個不可多得的音樂才子。如果說制作水準很惡劣,我們將來可以讓幾位刀郎都在同一舞臺上比試比試唱功。本報記者
葉毅
行內反應
周兵(廣東著名DJ):這種情況首先證明刀郎的音樂是成功的,否則都不會有這么多后來者,同時,這種現象是一種賺快錢的方式,得益的只是唱片公司,而損失的是歌迷。不過。我覺得刀郎那張專輯制作得比較粗糙,而西域刀郎那張反而會精致一些。
陳珞(著名音樂人):我覺得這是反映刀郎是得到廣大樂迷的認可,不然的話其他人也不會一窩蜂,其實一窩蜂的做法是國人常用的做法,如果自己有本事的話,都可以自創一個名牌,不用借其他人的名。
編輯 張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