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蘇州7月5日電 正在此間出席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的一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對在戰爭和沖突中人為地攻擊和摧毀歷史建筑和遺跡的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部門助理總干事布什納奇·穆尼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一些地方的世界文化遺產已變成襲擊的目標,戰爭也好,沖突也
罷,攻擊的對象首當其沖往往就是歷史建筑和遺跡。”
作為聯合國官員,布什納奇曾到很多國家考察被戰爭摧毀的遺產。他說:“攻擊者都明白遺產是一個民族的象征,代表著一方人民的精神和歷史文化的積淀。而不堪容忍的是,這些摧毀完全是一種人為行為,并不是飛來的炸彈無意所致,戰爭想摧毀的是一個國家的象征。”
布什納奇說,在伊拉克,戰爭毀掉了國家圖書館,巴格達國家博物館的珍貴文物被盜,歷史文獻被毀。
他說,具有1500年歷史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人為地無情摧毀。這座世界最高的石雕,已經變成一片廢墟,成為人類文明的悲劇。
他說:“所有這些例證很遺憾地表明著一種傾向,即文化遺產已成為襲擊的目標,許多世界遺產處于極度危險的邊緣!
自然遺產的狀況也不容樂觀。布什納奇說,非洲的剛果(金)現有5處世界遺產,包括4個國家公園和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維龍加、卡胡茲別加和薩龍加3個國家公園生存著熱帶雨林特有的大猩猩。連綿不斷的戰爭已導致該國自然遺產地被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戰火帶來的生態環境的極度惡化,使世代棲息在國家公園的大猩猩時刻面臨絕跡的厄運。
為有效保護剛果(金)戰區的國家公園,一個為期3周的援助該國瀕危世界遺產的大型活動將于今年9月份在巴黎舉辦。該活動旨在呼吁人類努力為這些珍稀動植物保留一片生存的空間;顒訉⒂陕摵蠂炭莆慕M織世界遺產中心、剛果(金)政府、比利時政府、日本政府和聯合國基金會等共同舉辦。
這位阿爾及利亞籍的官員透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松浦晃一郎發起了一系列保護瀕危世界遺產的行動,并主持了許多研討瀕危遺產保護的工作會議,旨在拯救中東、伊拉克、柬埔寨等國家的瀕危世界遺產。(王露露
包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