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14行家書9行被涂黑。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隨著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當局向伊拉克移交主權日期的臨近,薩達姆的“歸宿”也愈發成為世人關注
的焦點。6月22日,他的一封家信被美國媒體公開,薩達姆在信中稱自己“士氣高昂”;同一天,美國官員表示,一旦伊拉克法庭向薩達姆和其他的前政權高官發出逮捕令,美軍就會將對他們的“司法監管權”移交給伊拉克臨時政府,同時薩達姆也不再具有“戰俘”身份。不過,話雖是這么說,實際的看押工作還是會由美軍親自來負責。
薩達姆家信三分之二被美軍涂抹
6月22日,美國《新聞周刊》公布了迄今為止薩達姆的家人收到的唯一一封來自監獄中的信件。據該雜志的網站介紹,這封信是在國際紅十字委員會的代表于今年2月21日探望薩達姆后,經過美軍批準帶給他的親屬的。薩達姆的家人為他聘請的律師之一穆罕默德·拉沙丹最近來到美國,并將這封信展示給了《新聞周刊》。
信的收件人是“我的女兒”,國際紅十字委員會將它交給了薩達姆居住在約旦首都安曼的大女兒。從筆跡來看,這封信是由薩達姆親自執筆的。由于美軍當局在移交信件前作了大量的涂抹,因此只能讀懂信的部分內容。不過,薩達姆在信中表示:“感謝偉大的真主,我的精神不錯,士氣也很高昂。向所有人問好。”
據《新聞周刊》報道,這封信寫在國際紅十字委員會提供的標準“家信紙”上,共有14行字。但美軍當局居然將其中的9行字全部涂黑,導致內容斷斷續續,讓人無法明白其中的確切含義。拉沙丹律師表示,其中三分之二的內容都被美國人涂抹掉了,能看到的只有17個字,根本不足以很好理解信的內容。
拉沙丹律師還出示了國際紅十字委員會稱之為“俘虜牌”的卡片。卡片上有薩達姆的親筆簽名,日期是2004年1月21日。在卡片上薩達姆的職業一欄中填寫著“伊拉克共和國總統”,而軍銜則是“戰地元帥”。這張“俘虜牌”還注明薩達姆的“身體狀況良好”,但是“輕微受傷”。不過,對于薩達姆的身份究竟是“戰俘”、“普通囚犯”還是“需要高度戒備的被拘留者”,卡片上沒有作任何說明或暗示。
《新聞周刊》表示,它無法確定這張“俘虜牌”是否為薩達姆本人填寫,也無從得知對他狀況的評估是否在不受干擾的狀態下進行。拉沙丹此次美國之行的目的是呼吁關注薩達姆的狀況,他認為對薩達姆的關押違反了《日內瓦公約》,還稱美軍侵犯了薩達姆的人權,不過拉沙丹并沒有提出任何證據支持自己的說法。
此外,拉沙丹律師還表示,國際紅十字委員會說薩達姆在被捕后還給家人寫了3封信,但到達收信人手中的只有現在這一封,他因此呼吁美軍當局盡快轉交其他的信件。國際紅十字委員會發言人納達·杜瑪妮也證實了這一說法,她表示,國際紅十字委員會根據《日內瓦公約》的規定,將薩達姆的家信交給美軍當局審查,但從此就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美軍只交“權”不交人
同一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向記者表示,6月30日伊拉克臨時政府接管主權后,只要伊拉克法庭向薩達姆或其他前政權的高級官員發出逮捕令并要求聯軍當局將他們移交,美國就會將對他們的“司法監管權”移交給伊拉克臨時政府。但同時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美軍部隊會繼續負責對這些“高價值”目標的看管。
這位官員還表示,美國領導下的聯軍當局正在與伊拉克臨時政府磋商移交事宜,移交工作的細節將會在雙方的諒解備忘錄中列出。他解釋說,聯軍屆時移交的只是“司法監管權”,為了保證薩達姆和其他高官的人身安全,防止他們越獄或發生其他事件,美軍必須保留對他們的人身看管權,因為很明顯,伊拉克自己的監獄無法提供足夠的安全保障。
他同時強調,聯軍將對薩達姆的“司法監管權”移交給伊拉克臨時政府以后,薩達姆的身份將發生質的變化。他將不再是一名“戰俘”,而是被指控的刑事犯罪嫌疑人,將受到伊拉克法庭的調查。不過,薩達姆也將因此擁有正常的權利,可以會見自己的律師。美國官員表示,他們將根據控訴方和辯護方的要求,為他們提供與薩達姆會面的條件。
一段時間以來,伊拉克臨時政府和美國之間就薩達姆的“歸宿”問題爭論不休。伊拉克方面多次表態,希望在6月30日主權移交前就接管薩達姆,但遭到了美國方面的一再回絕。分析人士認為,伊拉克臨時政府迫不及待地想將薩達姆控制在自己手上,是想置他于死地。
伊拉克戰犯法庭負責人沙拉比6月20日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就表示,如果該法庭認定薩達姆犯有“戰爭罪”,他就可能面臨死刑的判決。而英國駐伊拉克特別代表格林斯托克也預測說,薩達姆將會被未來的伊拉克政府處死。他認為,聯軍當局6月30日將權力交還給伊拉克后,伊拉克政府很可能按照當地的習俗將薩達姆絞死。(子夜)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