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青島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并與“五個三”的工作思路相融合,突出統籌兼顧,突出協調發展,大力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努力建設美好的新青島。
市委年初確定的“五個三”的工作思路,涵蓋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
設,落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黨的建設等內容,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經濟建設的重點是抓好“三件大事”。首先是通過結構調整,加快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從基礎條件和特色優勢出發,青島提出要突出建設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經濟和家電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船舶、新材料四大工業基地,加快形成以海爾、海信、澳柯瑪為核心企業的家電產業群,以朗訊、 L G等為核心企業的電子產業群,以大煉油、二甲苯、芳香烴和 P VC為核心產品的石化產業群,以轎車、輕重卡車、客車及車輛零部件為核心產品的汽車產業群,以集裝箱船、游艇及船舶零部件為核心產品的造船產業群,以港口運輸、集裝箱作業、現代物流、臨港加工分撥為核心的港口經濟產業群等六大集群,建設結構優化、發展協調的新型大工業體系。圍繞這一目標,一批符合國家宏觀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方向以及對投資主體要求的重點大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同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都市經濟、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突出“山海城”特色,大力發展旅游業。
其次是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大國際城市框架。為此,市委提出了“三點布局、一線展開、組團發展”的城市發展布局。挺進西海岸、構建新的經濟發展重心戰略的實施,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今天,在西海岸的開發區和膠南市,一個以港口經濟和大工業為顯著特色的現代化新城區已傲然崛起。濱海公路及其沿線7個組團的規劃建設正在抓緊進行中。
作為“三件大事”之一,在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方面,青島致力于打造最佳人居、創業和發展環境。一批城市基礎設施、能源供給設施、服務設施、城市美化亮化工程等已經完工或在抓緊實施。在進一步深化“五項工程”、建設“四型機關”活動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青島又在全市黨政機關開展了“快辦理、快審批、快落實,提高機關工作效率”的“三快一提高”活動。同時青島堅持依法治市,提高城市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努力塑造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建設“平安青島”。去年以來,青島下大氣力積極培育適于創業發展的城市文化。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去年下半年提出了以“誠信、博大、和諧、卓越”為核心理念的城市精神,并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城市精神踐行活動,努力使城市精神逐步融入市民的思想觀念、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形成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的城市文化氛圍。
青島是一個農村比重較大的城市,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十分突出和緊迫。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決定》,提出了“七個互動”的戰略思路和30條實施意見,反響十分強烈。目前郊區農村正在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力度,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青島提出要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南北差距,解決東西發展不平衡問題。去年,啟動了中山路綜合改造和匯泉灣地區城市公共空間改造兩大工程,目前正在抓緊實施。兩項工程完工后,將大大提升老城區的人氣,保持西部城區繁榮發展。一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項目重點向北部傾斜,遼陽路等7條道路綜合整治前期工程正在抓緊進行,部分工程已完成公開招標;李村河中下游和板橋坊河綜合整治、仙家寨水廠老廠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正在進行。這些項目完成后,將大大提高北部地區的綜合環境和條件。而在郊區,則將重點支持平度、萊西的發展,支持一些貧困鎮、村的發展,縮小收入差距和鄉鎮之間發展上的不平衡。
我市還提出,要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提高水、土地等資源利用率,搞好生態環境建設;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建設人才高地,增強人才資源的可持續性,從而保證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