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慈醫院的急診大廳里彌漫著一股刺鼻的味兒,是不是毒氣啊?!”昨天中午,在海慈醫院就診的楊先生撥打早報熱線28
88000告訴記者,110民警與119消防隊員已趕到現場,急診大廳被封鎖,記者聞訊后立即趕往現場。
記者來到海慈醫院后,民警與消防隊員已經離開現場。整個醫院秩序井然,只有幾名戴著口罩的醫院工作人員在急診大廳里進進出出,指揮著工人安裝下水管道。醫院的值班人員向記者介紹了當時發生的情況。
11時50分怪味襲擊門診樓
昨天中午11時50分,醫院工作人員在門診大廳里聞到了異味,而且越來越濃。工作人員邊向醫院領導匯報此事邊查找出現異味原因。海慈醫院護理部總護士長接報后趕到現場調查原因,她剛進入外科急診室,就被房間內的沼氣味“頂”了出來。為避免前來看病的市民發生危險,醫院領導當即決定通知就診者盡快撤出門診大樓。
12時05分求診者撤出大廳
此時在一樓門診看病的市民有20多人,聽到醫護人員解釋原因后,大家表示理解,開始有條不紊地撤離。有幾名打吊針的病人也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離開了門診,15分鐘后,一樓求診者全部撤出大樓,急診大廳里只剩下戴著口罩的醫院工作人員還在繼續尋找異味來源。
12時10分10民警封鎖大樓
所有就診者撤出急診室后,3輛110警車與1輛消防車也到了醫院,10名民警戴上防毒面具封鎖了大樓。所有到醫院就診的病人被擋在門外,消防隊員沖進門診大廳開始尋找異味源頭。
為不影響正常治療和病人就診,醫院在腸道門診處設立了暫時門診接待病人。但這股氣味來自什么地方?是人為破壞還是意外事故?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在場的所有人員心頭都籠罩著一層陰云。
12時15分目標鎖定下水道
“我們檢查一下下水管道吧,按照往常的經驗,很可能是從下水道傳出來的。”12時15分許,在急控中心人員的提議下,110民警和119消防隊員動手查找下水管道。院方稱,氣味密集處的外科急診室和門診手術室有兩處下水管道,大家可以看看。就這樣,急控中心工作人員來到外科急診室,“就是這里!”原來,由于下水道長時間沒人清理,返水處聚積了各種異物,這些異物經過肥皂水、消毒水的浸泡發酵后,從沒有封閉的下水道口散發出了異味。
12時30分怪氣味基本散去
中午12時30分許,異味漸漸消失。在查明異味產生的原因后,醫院的工作人員立即開始清除下水道中積存的異物,并購買了下水管等材料,在外科急診室和所有門診科室內未封閉的下水管道處安裝了下水管,以防類似情況再次出現。
本版撰稿攝影本報記者
請市民楊先生、劉先生到早報領取信息費
新聞內存
三月內兩次緊急疏散
●2004年4月31日晚,家住人民路的男子朱先生與妻子因家庭瑣事爭吵,妻子一怒,趁他出門時把他鎖到門外,然后打開煤氣大喊“我不活了”。朱先生在門外勸解無效,急忙打電話報警。民警趕到現場后緊急疏散樓上百名居民。
●2004年3月8日,利津路110民警接到市民舉報,芙蓉路95號居民樓道間有煤氣味。民警立即趕到現場,一邊疏散群眾,一邊循著煤氣味找到5樓一居民家。經了解,該戶居民家的液化氣罐閥門漏氣。
上圖:海慈醫院工作人員正在安裝下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