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級人民政府,你們本來應該模范執行生效法律文書,但你們目前這種表現卻成了一個拒不執行法律文書、抗拒執行、破壞依法治國方針的反面典型……”近日,通過送達這么一份“特別”的《限期履行法律義務通知書》,天橋區法院成功執結了一起因鎮政府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而拖延了2年之久的“骨頭案”。
據了解,該案的被執行人是山東省威海市某鎮政府,申請人是山東煤礦某服務中心。雙方的借貸糾紛經法院主持已于2002年達成了調解協議,該鎮政府答應2003年1月前還清借款70余萬元,但此后卻一直拒不執行調解協議。申請人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多次致函天橋法院,要求對該鎮政府采取強制措施。
為此,天橋法院執行局曾3次派法官遠赴威海去執行該案。但在執行過程中,該鎮政府領導不是托詞不在,就是以正在出發為借口,避而不見。當被執行法官堵在辦公室而無言以辯時,該鎮鎮長干脆對執行法官說:“我是人大代表,你們能把我怎么著?”有的政府官員甚至對執行法官拍桌子、抓領子,圍攻執行人員,暴力抗法,導致3次執行分文未獲,造成了惡劣影響,嚴重損害了法律的權威。
天橋法院崔運森法官接手此案后,認為硬碰硬執行不行,必須給該鎮政府施加壓力,使他們自覺執行。崔法官書寫了《限期履行法律義務通知書》發送給該鎮政府,同時抄送該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和市政法委。
該通知書措詞嚴厲地寫著:“作為一級人民政府,你們本來應該模范執行生效法律文書,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為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和重視法律、建設法制社會而發揮自己的作用,但你們目前這種表現卻恰恰相反,成了一個拒不執行法律文書、抗拒執行、破壞依法治國方針的反面典型……”通知書要求該鎮政府10日內全額履行法定還款義務,逾期該院將依法將此案移送公安機關,嚴厲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二天,該鎮政府即打來電話,答應全面履行調解協議,該案終于獲得圓滿解決。
責任編輯:趙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