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6月8日電 出于好奇,一手機用戶回復了一陌生人發來的短信,不料竟被騙了230元的信息費。
家住天津市和平區的李女士前些日子接到一條短信:公司為回饋社會,進行了手機號碼抽獎活動,電腦自動抽獎中,您中了10萬元獎金。如獲獎者在外地,可以直接將獎金匯入其賬號,如果在天津,則可以直接送
到中獎者手中,也可以到公證部門公證。詳情可回復查詢號碼“XX”。出于好奇,李女士用座機按照所提供的號碼打過去,但聽筒里一直是忙音。隨后,她又用手機撥打這一號碼,可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這樣反復幾次,都沒能聽到對方的聲音。
最近李女士去交電話費時卻意外發現,話費一下子由每月的100多元漲到了400多元!從話費清單看,她被莫名其妙地扣了230元的信息費。經過詳細查詢發現,不知不覺中她竟然訂了笑話、氣象、諺語等6個類型的信息。
據天津市通信公司工作人員查實,李女士撥打的那個號碼根本不是手機號碼,而是一個外地信息俱樂部設置的短信訂閱號碼。這種號碼少則5位數,多則10位數,與手機號碼相似。李女士撥打那個號碼時雖然無人接聽,實際上系統按照事先的設置,已使撥打者訂閱了一系列短信。撥打的次數越多,訂閱的范圍就越廣,短信費也就越高。
這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發現的手機短信陷阱主要有三個類型:一是短信訂閱陷阱。機主有時會收到“發送XX到XX”即可獲得某短信游戲的玩法或幫助等信息。機主一旦訂閱,對方立即收取高額信息費。二是贈送話費陷阱。這類短信稱,只需發送信息到“XX”號碼,便可獲贈一定金額的話費,但機主一發短信,就被扣除1-10元短信費。三是話費“捆綁”陷阱。有些不法商家推薦“捆綁”式的短信服務,機主接受后,提供信息一方就會收費。
有關部門提醒手機用戶,發短信一方就是利用機主的好奇和貪便宜的心理,誘騙機主回復。用戶在接到莫名其妙的短信后,如無法確定對方的真實身份,最好不要回復短信或撥打電話,以免上當。(周潤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