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府早報報道,兒子在成都理工大學上大四,每月開銷在2000元以上。面對各種不正常開支,不堪重負的母親在5月29日晚,無奈地與兒子簽訂了一份特殊的“母子協定”。
昨日,記者在家住成都市新鴻路的李女士家看到了這份協議,并就成都高校學生消費情況進行了調查。
“從即日起,薛某每月除
500元生活費以外,其他任何額外開支都必須向母親李某提出書面申請……薛某在校期間,不能有任何賒賬行為。薛某因戀愛而產生的費用,只能從500元生活費中支出。學期結束后,如沒有超支行為,家長將給予1000元的現金獎勵。”
李女士是一家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據她介紹,兒子薛某在成都理工大學上大四,每月開銷2000元以上還經常出現嚴重虧空,動不動就向朋友借錢,還在校園內外賒賬消費。到了實在賒不到的時候,薛某就回家以各種理由要錢還賬,然后再繼續自己的超前消費。
李女士曾堅決拒絕為薛某的賒賬買單,收債人卻說:“如果不盡快還錢,我就要向學校告狀。”為了兒子的前程,她只能屈服。在無數次地為兒子買單之后,她決定用協議來規范其消費行為。同時,李女士還準備印刷倡議書,呼吁有同樣遭遇的家長共同抵制孩子的超前消費。
據薛某的朋友介紹,薛某主要有三大開銷:上網玩游戲、談戀愛、與朋友們大吃大喝。薛某曾經買了上千元的鉑金項鏈送給女朋友。到目前為止,他一共談了6個女朋友,大筆的鈔票就這樣飛走了。而請朋友喝酒吃飯,有時一次就消費上千元。
面對母親的指責,薛某痛苦地說,自己實在受不了誘惑,特別是看見別人談戀愛成雙成對地出入咖啡廳,自己也想浪漫一盤。他認為,戀愛就是一起花錢尋開心。
薛某還喜歡在網上廣發帖子,要人幫他介紹女朋友,他稱之為“發貨”。只要幫他介紹女朋友,他就請大家一起去旅游。為了讓自己更自由,他在外面以每月400元的價格租了一套房子。學習就此成了副業,已經連續兩次留級。
薛某認為,導致自己一再虧空的原因是同學和朋友都知道自己家庭比較富裕,所以在校園內外賒賬十分順利,一些商店、網吧、酒吧老板熟悉之后,總是很樂意讓他簽單消費。不知不覺中,賬單就累積了一大堆。
薛某說,簽訂了母子協定,似乎就被套上了緊箍咒。到目前為止,他并不清楚自己能否遵守這個協定。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