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固然重要,他律的作用更不可低估。因為,好的制度可以讓壞人變成好人。
日照市積極探索加強他律的新途徑,整合監(jiān)督力量,筑起了輿論監(jiān)督、社會監(jiān)督和職能監(jiān)督三道防線。
一個鏡頭勝過10次通報
流淌十多年的臭水溝,兩天時間就建成了平坦的道路;堆積幾年沒人管的“垃圾山”,3天后
變成了足球場;80多個高檔廁所,政府沒花一分錢很短時間就建了起來……
這一切,輿論監(jiān)督功不可沒。
去年4月,日照市委、市政府勇下決心: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對于臟亂差和行動遲緩的單位進行曝光。日照市市長于建成在電視臺現場直播節(jié)目中,鄭重表態(tài):建設陽光政府,接受輿論監(jiān)督,把丑揭出來、解決好,變丑為美。截至目前,各類媒體累計曝光次數已達1220篇次以上。
在新聞媒體的深層次介入下,日照市對環(huán)衛(wèi)處實行政企分開、管干分離,將道路保潔權公開招標拍賣,由花錢養(yǎng)人變成花錢買干凈;把公廁建設經營權推向市場,吸納社會資金新建、改造高檔公廁80多座。
20分鐘逼他自省3天
每個月的17日,日照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寶忠就早早趕到市廣播電臺“行風在線”欄目組,精心準備7點20分開始的直播節(jié)目。
為接受社會監(jiān)督,去年10月1日,日照市開通了“行風在線”直播節(jié)目,由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到電臺與群眾直接對話,現場解答群眾提問,解決問題。建委、公安局、教育局等15家與群眾打交道較多的單位首批“上線”。
截至今年3月底,“行風在線”共播出83期,接聽熱線電話330個,答復咨詢電話202個,解決反映服務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118個。
首批“上線”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半年多的時間就解決群眾關注的問題30多件,幫助1.96萬農民工追回工資和賠償金5996萬元;補繳社會保險費620萬元;責令用人單位補簽勞動合同2802份。
“為這20分鐘的對話,‘上線’
前我要準備幾天時間,‘下線’后更要自省3天!”王寶忠非常感慨地說。
公開產生力量,監(jiān)督創(chuàng)造價值。為擴大群眾的知情權,日照市實行了市政府全體(擴大)會議向全市直播,凡是政府重大決策、重大突發(fā)事件的處理、重大工程項目招投標和政府投資建設的社會公益事業(yè)等都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jiān)督。
9個案例如一石擊水
今年3月29日,日照市政府全體(擴大)會議暨廉政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用47分鐘的9個案例曝光錄像開了場。
9個案例猶如一石擊水。片中涉及的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等部門當天就對問題進行了查處。其他部門也坐不住了,查問題、定措施、促整改。
沖擊波來自市領導的決策創(chuàng)新。市主要領導多次強調,學習借鑒“焦點訪談”的形式,搞好明察暗訪,優(yōu)化機關作風。
按照這一思路,紀檢監(jiān)察機關把明察暗訪作為加強對政府各部門工作的監(jiān)督重要手段,對發(fā)現的問題,能當場糾正的當場糾正;當場不能糾正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立即反饋給相關責任單位,提出整改和處理要求,限期報告查處結果。
去年8月日照市組建了行政投訴監(jiān)察中心,到目前,全市各級共受理群眾投訴273起,辦結261起,涉及14個單位,有19人受到不同程度處理,清退“三亂”費用25.58萬元。本報通訊員 龐遵升 吳繼安 本報記者 孫巍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