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最近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很多農民種的麥子被人強行摧毀,耕地也被一些企業強占,不滿占地補償費用太低的農民與開發商發生沖突。5月25日播出的央視《焦點訪談》節目對此事做了報道
主持人(張泉靈)
現在正是小麥即將成熟的時候,安徽亳州的一些
農民給我們打來電話說,他們種在地里的麥子突然被人推毀了,而且不僅是麥子毀了,地也被人強行占走了。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們記者立即趕往了當地,進行調查采訪。
村民:這小麥即將成熟了,到嘴邊上,不叫我們吃,他們未免太殘忍了吧。
村民:將我的麥子全部推光,俺一個人只分六分地呀,你看看它這推的呀。
解說:
在現場記者看到,農民的麥田里一片狼藉,原本綠油油的麥子被推的七零八落,到處是拖拉機、推土機碾壓過的痕跡。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馬上就要收獲了,卻被毀成了這樣,農民們心痛不已。而在麥子被毀掉以后,這些地也已經被新砌的圍墻圍了起來。
村民:沒給一分錢,就推我的地,就打墻頭。不讓打,二三十個小痞子打俺,推地了,咋著?我在這怎么都攔不住,他們非要推,說把這老東西抬一邊去。我怎么能弄過他們。
解說:
據村民們說,占走他們土地的是當地一家民營企業——井泉集團。這一次占走的地總共是230多畝,據說是要在這里建一個中藥城。那么,這到底是一個什么項目呢?記者找到的亳州市國土資源局。
亳州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谷全民:
亳州是一個藥材交易比較集中的地點,再加上前一個時期藥材市場比較混亂,市政府考慮藥材這一塊能夠規范運作,按照國家GMP標準來生產,這樣做了這個項目。當時政府也拿不出來錢,在這種情況下,委托井泉集團來承辦這個項目。
解說:
安徽亳州盛產藥材,過去因為藥材生產和交易秩序混亂,曾經被中央電視臺曝光。2003年當地政府決定建設一個上規模的亳州中國中藥城,由井泉集團負責投資開發。
記者:工商企業的用地必須和農民平等協商,然后簽訂補償協議,這些手續在征地過程中走了沒有?
谷全民:這些手續應該是走了。
解說:在這里記者看到,這個中藥城項目確實經過了省政府的批準,但是按照國家《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用農民土地關于補償問題還必須和農民協商,并且要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那么這些程序真的像谷副局長所說的都進行了嗎?
記者:當時征這個地的時候,老百姓同意嗎?
村民: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就是在該用你的土地時,他就強行給你推掉了。
記者:通知了村民要召開村民大會,要和農民協商,有沒有跟你們說?
村民:沒有,沒有這回事。就是說來你家找你,就是推你的地了,跟你說讓你把莊稼刨出去。
解說:
這是當時群眾拍下的幾次占地的現場錄像,畫面中這些戴紅帽子的就是井泉集團的人,除了他們之外,當地政府部門的一些工作人員也出現在現場。由于占地之前沒有和農民協商,在占地過程中幾個不同意占地的農民還遭到了毆打。
村民:我當時去攔那個拖拉機,犁地我不讓犁,去攔拖拉機,這些年輕人、痞子這樣的人對我大打出手。
村民:他們用腳一個勁地用鞋子跺我這里,跺我的腿,腿叫他們跺得腫得多粗了。
解說:
農民們不同意占地,一方面是因為事先沒有和他們協商,而重要的是他們認為開發商給的補償價格太低。每畝地的補償標準全部加起來只有一萬九千塊錢。
村民:用地我們不知道,多少錢一畝也不商量,多少錢一畝?給你一萬九。我們家四個人的地,能賣幾萬塊錢呢。我們還要蓋房子,兩個兒子呢。
解說:
征用農民土地,給農民的補償應該包括土地的占地補償費、農業人口安置費和青苗補償費等等,具體的補償標準國家有明確的計算方式,那么為什么在這里會變成每畝地統一補償一萬九千塊錢呢?
記者:根據《土地法》的規定,土地的補償費是一筆費用,然后對農業人口安置費又是另外一筆費用,為什么不按照國家法律規定辦呢?
谷全民:市政府出臺147號文件,明確規定了城區內安置補償標準有兩萬二和一萬九這兩個標準。
解說:國家確定的土地補償標準到這里變成了一刀切,一畝地補償一萬九千塊錢。那么按照國家標準,農民們應該拿到多少錢呢?我們粗略地算了一筆帳。如果按每畝地平均年產值兩千元計算,占地補償費最低應該是平均年產值的六倍,也就是一萬二千塊錢。農業人口安置費最低是土地平均年產值的四倍,然后除以這里的人均土地占有量,大概是一萬塊錢左右。僅這兩項就達到了兩萬兩千塊錢,另外還有青苗補償費,顯然每畝地補償一萬九千塊錢的標準比國家規定的底限還低了很多。
記者:農民不同意征地的時候,他們采取什么措施?
村民:打你,打你打傷了自己瞧,你說咋弄?
解說:
除了這次中藥城占地,記者在亳州采訪時,一些農民還告訴我們,這里的古井集團、濟人藥業、滬譙公司、天運公司等一些國有和私營企業先后也占走了當地張莊、劉莊、馬園、楊樓的十多個自然村的大量土地,補償價值也和中藥城一樣,一畝地只補償一萬九千塊錢,而且也是先強行占用后再補償。對此記者也進行了調查。
村民:例如有一個天運開發公司在孫莊南郊管理區,孫莊屬于薛閣辦事處,夜里一夜之間,把人家二百多畝地全部推掉,是小麥,也就是2004年頭里。
記者:事先就沒有打招呼?
村民:也沒有打招呼,也不談地價。
村民:都吃那個一萬九了,一萬九吃完啥都沒了。
記者:你現在已經吃幾年了?
村民:吃了三年了。
記者:還剩多少?
村民:剩幾千元錢了,一個人還剩幾千元錢了。
記者:再吃完了就沒有了?
村民:再吃完了啥都沒有了。
解說:
耕地大量被占后,這里失地的農民越來越多,而補償費用過低,又造成許多農民生活困難。黃莊行政村的張夫禮一家六口人,只有五畝六分地,這些地已經全部被古井集團和濟人藥業占走。
記者:老父親78了,小孩現在是幾個月?
黃莊行政村村民
張夫禮:女兒的小孩,三個月多點。現在我們買米買面都是貴的,一袋面現在都漲到50多元了,58元的面也吃過。你看這個一萬九千元能花到什么時候?我就說這也花不到頭啊,到后來我們不得要飯啊。
解說:
失去了土地的農民也就失去了生活來源,這點一次性的補償能夠支撐張夫禮一家老小六口人生活多久誰也不知道。不僅如此,調查中記者發現,還有的農民在土地被占去以后,甚至連一萬九千塊錢的補償都沒有拿到。
村民:他們說修好這個科技路,市里頭批下再給。
記者:等批下來再給你錢,現在不給你錢?
村民:現在不給我錢。
記者:現在總得給你個什么東西呀?
村民:給我一個白條。
記者:打白條子給你?
村民:打白條子給我了。
記者:科技路,程思軍是你?
村民:是的。
記者:1.343畝。占地現在就給你打白條?
村民:打白條。
記者:除了你這一戶還有別人有嗎?
村民:這四戶,他們都拿著呢。
記者:你們這都是打的白條子?
村民:都是打的白條。
記者:這都是誰打的白條啊?
村民:村會計。
記者:村會計打的白條啊,補償款由村里發?
村民:由村里發,村里沒發呀,他說錢沒到位。
解說:
國家明確規定補償款不到位不能占地,而這些農民的地已經被占去很長時間了,他們手里的這些白條子能不能兌現還是個問題。地越占越多,那么占地以后究竟干什么用了呢?在這里記者看到,一些開發商大量圈地以后,閑置荒廢土地的現象也相當嚴重。
記者:這塊地當時征了多少畝?
村民:四百多畝。
記者:那就得從這個圍墻開始?
村民:對,從這圍墻一直到那個房子,樓后面還是。
記者:征地的時候這個房子還沒有?
村民:沒有,都沒有。
記者:包括這個紅色的?
村民:對,那個紅色的是才蓋的。
記者:剛剛蓋的?
村民:今年才蓋的。
記者:那現在荒的這一塊大概還有一百多畝吧?
村民:多,就現在還得有兩百多畝,這三年沒種東西了。
解說:
這個富榮花園是一個房地產項目,開發商是滬譙房地產公司。從2001年開始,一口氣征走了四百畝土地以后,近一半的土地就一直這樣荒廢著。而即使在他已經動工的另一半地,也只建起了星星寥寥的這幾幢房子。
村民:把這個地交給他荒著,農民都感到心里不好受。
解說:
按規定,征地以后閑置荒廢超過兩年以上不開發的,國家就要無償收回。可就是這個滬譙公司一邊荒廢、閑置大量的耕地不僅沒有收回,而且在今年他們又占走了二百多畝耕地,這些圍墻內圍著的,就是他們今年新占的土地。
谷全民:富榮花園那一塊,它不可能說是全部都要建,它有個場地的問題,在實施過程中有個場地問題。
記者:但是它四百畝地現在只做了六、七幢小別墅,其它的大部分土地都空在那里,如果當時項目立項的話,應該有個投資進度。
谷全民:對,項目立項的時候,它應該有個投資完成時間。
記者:那現在都幾年過去了,這個地都已經征了三、四年了。
谷全民:滬譙是什么時間征地的,我不是太清楚,我可以過問一下。
解說:占走這么多的土地卻又不開發,那么多占地用來干什么用呢?當記者以投資商的身份找到其中的井泉集團洽談時,才發現他們正準備把低價征來的土地高價出售。
安徽井泉企業集團董事長 李井泉: 60畝土地大概一千萬左右。
記者:那得攤到多少錢一畝?
李井泉:大概十五、六萬,十六、七萬的樣子。
主持人:關于土地的占地補償問題,國家一直非常重視,也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占地開發的過程當中,一些地方自行其是,違反規定,壓低農民的補償,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這不僅直接損害了農民利益,也為少數開發商多圈地、多占地牟取暴利提供了機會。在記者結束采訪之后,亳州市政府發來一個傳真,表示針對農民反映的問題和記者了解到的情況,將立即進行逐一的核查,清理閑置土地,重新審定農民的安置補償問題。
王琦冰整理
責任編輯: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