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彭實戈教授“彭氏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獲獎的報道,讓人感受到的是“美麗的力量”。
彭實戈是位“愛美”的數學教授,對美的追求磁石般吸引著他灑汗水,翻高坡,飽覽道道數理美景。以美為樂,讓他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浮云,什么是短暫,使他冷板凳能坐,冷飯能吃,寂寞冷遇能抗,奉獻出來的必定是創造性的成
果;而一個人為眼前名利所累,終日計較所獲所失,在科學的道路上絕難走遠。有位學者說,中國學者與美國學者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相當,但是從原創性角度考量,能與人家叫板的,僅僅十有其一。浮躁之氣尚存,把“學術打假”作為重要使命的方舟子們的“業務”還源源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學者守正砥礪,學界培育純凈的創造力是多么重要啊!彭教授學術上的貢獻令人艷羨,而他求美、創造煥發出的學術道德感染力,同樣打動人心。
學術的最大力量,在于濟世利物。彭教授跨越學科邊界,把“倒向隨機微分方程”引入金融研究,為金融數學這門新興交叉學科“埋下了基石”,也為金融市場研究提供了“有力而優美的工具”。他在金融市場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逾越了文與理的界限,基礎與應用的界限,是一個象牙塔中的基礎理論研究者躋身社會、報效社會的生動體現。“書生報國無長物,惟有手中筆如刀”,彭教授手中之“刀筆”充滿建設性,其指向就是把市場經濟體制的軟肋——金融,篆刻得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科學的支持,具備創新素質的科研人才的支持。彭教授“有力而優美的工具”所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是對于“人才強省”戰略的一個極好的注解;而一大批彭教授這樣的科學家,將精力聚積于重大現實問題的破解,乃改革之幸,發展之幸,是實踐新的發展觀的希望所在。
(評論員 張德春)
編輯 張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