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育兒頻道 > 教育顧問 > 早教中心 > 正文
不犯錯誤的孩子難長大
青島新聞網  2004-05-09 16:10:58 
 



  每個孩子都會面對成長的煩惱,每一個年齡段,孩子們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相似的問題,1歲:吵夜,纏人;2歲:不好好吃飯,說話五音不清;3歲:亂拉屎尿,亂涂亂畫;4歲:搗蛋,叛逆,惡作劇;5歲:撒謊,欺負小孩子、小動物;6歲:闖禍,偷拿別人的東西,砸爛玻璃;7歲:多動,貪玩,不愛學習;8歲:……

  小錯誤是成長的資源

  我們大人可以犯錯誤,但我們卻不允許孩子犯錯誤,或許因為愛心而不愿孩子犯錯誤,其實這樣的愛扼殺了孩子另一個學習渠道——利用錯誤進行學習的渠道。孩子學習知識的過程就象登山一樣,每一個問題就象是一個階梯,一個問題就能讓孩子多一次反思的機會,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孩子去偽存真淘洗知識的過程,因此讓孩子犯錯誤,犯有水平的錯誤,讓孩子多些犯錯誤的機會,其實就是給孩子提供了新的學習渠道,因為孩子犯錯誤的地方就是孩子進步的地方。同時,我們也只有讓孩子犯錯誤,我們教師才能把握教學重點,使我們教師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在利用錯誤開辟學生學習渠道的時候,我們要相信學生,不要孩子一有錯就責備孩子,這樣才能讓這個學習渠道暢通無阻,成為孩子學習的重要途徑。總之,不讓孩子犯錯就是我們教師的錯,愛孩子沒有錯,用錯的方式愛孩子就是一種罪過了。

  有些父母過于保護孩子,而不讓他有嘗試錯誤的機會,唯恐他因失敗而受傷害,這種思想是絕對錯誤的。無可否認,在父母的庇護下,孩子的表現暫是很理想,但長遠來說,這會令小孩缺乏主見,不能適應社會需求。要知道,別人教你,與自己犯錯后學會,完全是兩碼事,后者令你印象深刻,且往往能舉一反三。

  孩子在2~5歲時,許多負性情緒:憤怒,對抗,殘忍、嫉妒,仇恨都要有適當的釋放和表達,從中獲取管理這些情緒的經驗,學會節制。就像大預防針一樣,孩子犯錯也需要合適的年齡,5歲孩子當街撒尿,別人只會一笑;12歲還當街撒尿就會視為品行不端。同樣,一個小孩子傷害小動物,遭受過父母的“訓斥”,長大了就不會跑到動物園去跟狗熊過不去(這可能是幼稚行為的延遲出現)。在孩子小的時候,該犯的錯誤沒有機會犯,到了不該犯錯的時候,卻用幼稚的行為去“補課”,那真是有些得不償失。

  孩子從錯誤中都學到了什么
 

情  景 收  獲
每個孩子都會欺負別人也會被人欺負 從中可以學會自我保護
砸爛東西、傷害小動物 從中學會憐憫,愛惜和承擔責任
對人撒謊 從中知道誠實的重要,學會如何保持緘默或運用一些模棱兩可的語句來應對困境
與父母或老師的對抗,懷恨在心,謾罵,違拗,給他們的水杯里吐唾沫 從中協調與權威的關系,學習服從與心理平衡技術
逃學,不做家庭作業,上課不好好聽講 體會到自由是有代價的,短時的放縱必定有長久的損失,知道如何約束自己的欲望與懶惰
比較嚴重的錯誤是斗氣打架,偷拿別人的東西,惡性撒謊,侵害別人利益,無故離家出走等等 這些錯誤看起來很糟糕,但孩子還是可以從中獲益,學會預見行為的后果,承受不愉快的處罰和社會壓力,遭受孤獨與焦慮等等,開始權衡自己的利益與得失

  糾錯中的父母二戒

  要讓孩子在錯誤中獲益,父母們一定要避免兩個不好的傾向。

  一戒:父母竭盡全力來預防孩子犯錯,一旦犯錯又竭盡全力讓孩子避免懲罰,以為孩子犯錯一定是父母教育不好,要替孩子受過。其實不然,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保證孩子不出差錯。好的教育一定把犯錯看成是教育的良機,使孩子從犯錯中獲得成長。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不能護短。護短只能越護越短。犯錯誤是幼兒的天性,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誤,當孩子犯錯誤時,要幫助孩子找到犯錯誤的原因,分析厲害,督促改正不重犯。

  二戒:過度懲罰,以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錯事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是品行或道德問題,凡事上綱上線,搞“階級斗爭”,甚至不惜用謾罵體罰來糾錯,使小錯變成重大的心理創傷。犯錯違規的沖動沒有化解,而是被壓抑和深藏,成為一種心理情結,削弱了孩子的防御能力與生存能力。孩子身心發展水平較低,認知能力、思維發展、自我控制能力等比較差,犯一些小錯誤是難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對其要求過于苛刻,勢必造成負面影響。

  何時該阻止錯誤

  要讓孩子不犯大錯,必須讓孩子從犯小錯中學會預見行為的后果。那么,明知孩子的行為會失敗,會引起犯錯,父母是任其下去,還是要制止呢?這要看犯錯后的責任孩子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幫助他預見后果是重要的,也就是說,不讓他犯不該犯的錯。

  孩子的犯錯就像在學習中遇到難題,父母需要像老師解題一樣幫助孩子去分析。首先是行為的動機?如果動機是好的,先表揚他,以減低孩子的焦慮;再看方法對不對,方法不錯,或部分不錯,肯定他,讓他知道部分行為還是被認同的;最后看結果如何,錯誤怎樣形成。孩子也許開始以為自己是對的,父母需要告訴他,任何行為不僅滿足自己的需要,還需要別人的認同,要得到認同,就要遵守共同的規則,從而告訴他通常有那些處事的規則。通過這樣的教導,孩子很快會從犯錯中學到很多好的東西,同樣的錯誤也不會一犯再犯。

  控制好你的情緒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時不會那么有理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父母也是人,也有情緒。孩子的有些錯誤還會激發父母早年的心理創傷,無意識地想通過教育孩子去糾自己幾十年前的錯。對孩子犯錯的態度,常常透視出父母早年未處理好的情結。注意孩子的心理年齡和心理承受能力,能避免父母的過度要求。在親子關系好的家庭,孩子遭受輕微體罰,不會形成長久的心理創傷,親子關系不良的家庭就要凡事小心,一句不恰當的話,會讓孩子記仇一輩子。

  應對錯誤的年齡原則

年 齡

父母準則

0-2歲 不能責罰孩子
2-5歲 對犯錯的教育要順其自然,多鼓勵和肯定
5-12歲 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學習社會規則和承擔成長的責任
12-16歲 對外向孩子,心理承受力強一些,對錯誤的批評可以引入是非觀念;對內向的孩子還要小心

  對道德、良知的培養,父母不要心急,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孩子,孩子自然會變得善良與懂事。

  采編自:父母必讀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 站內檢索

 ■ 精彩鏈接
青島,揚帆2008
新視角看青島

新聞網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8673059 傳真:(0532)29676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孟津县| 尉犁县| 石泉县| 罗江县| 吉木萨尔县| 临城县| 遂平县| 海丰县| 武隆县| 连平县| 凤凰县| 贵阳市| 宁远县| 海晏县| 张家港市| 金堂县| 兴城市| 阿克陶县| 武山县| 澄城县| 旬邑县| 富川| 衡水市| 辛集市| 常州市| 阿尔山市| 江口县| 信阳市| 西和县| 重庆市| 桐乡市| 长顺县| 万州区| 镇原县| 尼木县| 博湖县| 台前县| 揭阳市| 松溪县|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