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房長官因3年未交納養老金引咎辭職 目前未交納養老金的日本國民已達37%
高官的養老金丑聞正趕上風口浪尖
內閣大臣未交養老金的事情被披露從而演變為政治丑聞,實在是因為現在正值日本社會對養老保險金制度進行改革的非常時期。此事在日本社會引起強烈震動,因為日本
國會目前正就養老金制度改革問題展開討論,政府準備采取非常措施強迫國民交納養老保險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系教授黃華明認為,一直以來,以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為代表的高福利保障一直是日本國民的驕傲。而最近,隨著日本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養老保險金入不敷出;股市低迷而使養老金投資虧損嚴重;年輕人對交納養老保險金的抵制等問題的惡化,養老金難以為繼的問題引起日本朝野上下的矚目。而日本政府也正在就此展開對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新一輪討論。據統計,日本有37%的國民漏繳或少繳政府規定的養老保險金。在這樣一個風口浪尖上,幾名高官被查出漏繳養老金,自然引發軒然大波。
日本養老金制度由來已久
日本的養老金制度由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等組成。其中,日本政府管轄的養老保險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由擁有5名職工以上的企業參加,以行業或大型企業為單位組成的“厚生年金”。加入該養老保險每月應交納的保費為月工資的13.58%,由企業和職工本人各交納一半。二是由農民、個體經營者和自由職業者以及20歲以上的青年學生為主體參加的“國民年金”,每月應交納的保險費為1.33萬日元。
日本的養老金制度由來已久,最早始于1941年。當年正值太平洋戰爭爆發。當初,這項制度以體力勞動者為保障對象,稱為“勞動者年金保險”。老年、傷害及死亡時家屬或本人可以領到養老金。加入養老保險后,連續20年交納保險費的人,滿55歲后,每年可以領到相當于三個月工資的養老金。這項保險是強制性的,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參加了保險。
二戰結束后,這項養老保險制度擴展到普通工薪人員,隨后日本又制定了個體營業者參加的國民養老保險制度。到1961年,幾乎所有參加工作的人都參加了某種養老保險制度,從而實現了“全民保險制度”。從1961年4月開始,日本實行的《國民年金法案》規定,20歲以上未滿60歲的日本國民,必須強制加入國民年金。但其他年金制度(如厚生年金、共濟年金等)的被保險者及年金受給者除外。領取老齡年金的條件是原則上必須有25年以上的被保險者加入年限,而且年齡要達到65歲。非積累制國民年金是對制度開始實行時已經達到高齡的人和支給年金所必需的加入年限不滿的人及殘疾者等支給的老齡福利年金、殘疾福利年金及母子福利年金的制度,其保險費和給付額是固定的。對沒有保險費負擔能力的低所得者,還設立了保險費免除制度,年金給付額的三分之一由國庫負擔;福利年金的給付費及事務費全額由國庫負擔。之后,又經過幾次改革,日本的年金即養老保險金體系逐漸完善,在日本國民的養老福利保障、安定社會秩序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養老保險金驚現支付危機
不過,隨著日本社會的老齡化加劇,日本養老保險金的支付危機近年來逐漸呈現。數據顯示,日本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被保險者有7000多萬人,而退休后領取養老金的人為1800萬,也就是說,現在每四個勞動力要負擔一個老年人的生活。
據預測,到2025年,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占總人口的27%。而到2012年,日本的養老金體系就有可能出現519萬億日元,約合4.3萬億美元的缺口。如果不采取措施,日本的養老金制度將面臨嚴重的支付危機。
而養老金資金運作發生的虧損更是令人擔憂。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7月23日發表的該省所管轄的養老金基金投資運作結果顯示,2002財政年度的養老金基金收益率為-8.46%,連續第三年出現虧損。投資純利潤減去應支付的養老金之后,出現了30608億日元的巨額赤字,創年度虧損最高記錄。截至2003年3月底,該基金虧損額累計已達60617億日元。
養老保險金主要是依靠投保者交納的保費組成基金,由厚生勞動省下屬的特殊法人“年金資金運用基金”負責管理,在資本市場上投資運作,用所獲利潤支付給已經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的投保者。導致日本養老金基金出現嚴重虧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低利率政策使投資政府國債的利息收入減少,二是全球股市低迷,資金運作環境惡化,投資股市得不償失。其中,投資日本國內股市損失了20452億日元;投資外國股市損失了14680億日元。
日本政府對養老金“開源節流”
針對養老金制度面臨的巨大支付危機,日本政府從去年開始對養老金制度進行了多次修改,采取了一些“開源”和“節流”的措施。
在開源方面,首先,將按月工資收取養老保險費改為按年收入收取。日本一些企業職工的年中、年末獎金相當于6個月的工資,改為按年收入收取保險費將大幅度增加保險費收入。
其次,設立青年學生保險費補交制度。原來沒有收入的20歲以上的青年學生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請減免養老金保險費,現在改為向地方政府申請在就業后10年內補交。第三,延長收取養老金保險費的年齡。原來60歲以上的老人再就業后無需繳納養老金保險費,現在規定65歲至70歲的就業者也必須繳納養老保險費,并根據收入情況削減他們在工作期間領取的養老金數額。第四,增加政府對養老金的負擔。新法律決定將政府負擔的養老金基礎部分的資金比例由目前的1/3提高到1/2以上。
在節流方面,大力調整保險金的支付方法。首先,新法律將報酬年金部分削減5%;其次,將逐步把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從目前的60歲提高到65歲。
此外,黃華明教授介紹,去年11月日本厚生省還出臺了一項改革方案,從今年起提高養老金交納比例,從目前的13.58%逐年提高0.3%,最終到2022年達到20%的上限。
37%的日本國民未交養老金
但是,由于人們對養老保險制度失去信任,許多人、特別是個體經營者和自由職業者拒絕交納養老保險費。厚生勞動省日本社會保障廳去年發表的統計表明,在2002年度,加入“國民養老金”的人中,有37%沒有交納保險費。其中,20歲至29歲的人中,有50%以上拒絕交納保險費。
養老保險金支付額的減少使國民對日本的保險制度失去信任,加劇了人們對失去勞動能力之后的不安心理。許多投保者認為,日本的養老保險制度現在已出現了問題,那么將來會怎樣就更難說了。說是養老保險,實際上并不那么保險。
黃華明教授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開始考慮強制征收養老保險金,甚至開始通過監視銀行戶頭的方式來檢查人們是否按照規定的比率交納養老金。而官房長官等內閣大臣們正是在這個時候被發現有這種與政府背道而馳的行為,自然也就成為眾矢之的。
文/本報記者 張艷麗
新聞回放
5月7日,日本官房長官福田康夫在東京宣布,他因有3年未交納養老保險金而失信于民,決定引咎辭職。福田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我因未交養老保險金而失去了國民信賴,對此深感慚愧。作為政府發言人對這一問題的處理不當,擴大了國民對政府的不信任,對此我也深表歉意。”
加上此前日本媒體曾經披露過的另外幾名高官,日本小泉內閣的18名成員中已經有7名成員沒有按日本法律交納養老保險金,其中包括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輿論認為,福田康夫的辭職不僅給小泉政府帶來嚴重打擊,也將對另外未交納養老保險金的6名內閣成員去留問題產生影響。
鏈接
中國養老險完全覆蓋任務艱
資料顯示,在世界60億總人口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達到5.78億,接近10%。中國是世界上總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至今60歲及其以上老年人已達1.3億之多,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國內總人口的10.2%。據專家預測,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4.3億左右,占到總人口的1/4以上。
如果以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例為標準,一旦這一指標超過7%,即可認為該國或地區進入了老齡化進程。當今世界已有50多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主要是歐美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中期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如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香港、新加坡先后步入老齡化的行列,我國也將在本世紀初進入老齡化階段。
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解決老有所養問題的養老保險金制度已經成為各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在我國,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的任務十分艱巨。不少老年人仍處在相對貧困的狀態,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一部分老年人仍然“養老無保障”。
在去年8月舉行的中國—東盟聯合合作委員會“養老保險擴大覆蓋范圍高層研討會”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東進提道,截至2003年上半年,中國城鎮從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超過了1.5億,參加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的人數都超過了1億。“但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且處在發展中的國家,面對老齡化和城鎮化帶來的巨大壓力,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要實現完全覆蓋,任務十分艱巨。在城鎮,許多靈活就業者和進城務工的農村轉移勞動力還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農民的養老保險還處在初步探索階段。在擴大養老保險覆蓋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