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4日電
據報道,雖然目前的伊拉克仍然動蕩不安,許多事情都懸而未決,但美國政府為組建駐當地“超級使館”而初步圈定的負責人卻“提前浮出水面”,這就是美國現任駐聯合國大使內格羅篷特。《洛杉磯時報》透露,美國駐伊拉克使館將擁有創紀錄的3000名雇員,并且將在美軍把權力移交給當地人后開始運作。據
悉,美國國務卿親自挑選內氏擔任駐伊拉克大使的職務,已經同布什總統和切尼副總統討論了此事。白宮將在下周正式對外公布上述任命消息,并開始組建這個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駐外使館。此前,五角大樓智囊沃爾夫維茨和職業外交官皮克林等人都曾被列為駐伊拉克大使的有力競爭者。
其實,美國駐伊拉克大使責任和壓力重大,加上當地自然和政治環境不佳,又遠離美本土,因此并非什么“美差”。鑒于當地的特殊條件,前往伊拉克任職的美國外交官不能攜帶任何家屬同行,在多數情況下將是一群“長期孤身漂泊在外”的角色。當美國把主權移交給伊拉克人后,現任“總督”布雷默將“下課”,此人的許多工作將由駐伊拉克大使接管,比如,妥善處理支持美國者和反對者之間的關系,并代表美國在當地發揮影響等。分析人士指出,內格羅篷特在聯合國工作期間,親自參與并目睹了有關伊拉克問題的種種磋商和臺前幕后較量,因此對伊拉克事務了如指掌,屬于擔任薩達姆政權倒臺后首位美國駐伊大使的最佳人選。
現年64歲的內格羅篷特從1960年開始其外交官生涯,他首先從美國駐香港領事館官員干起,后來前往越南工作,并作為專家級隨員參與了美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帶隊的越南戰爭巴黎和平談判。上個世紀80年代,內格羅篷特擔任過美國駐洪都拉斯大使,期間他親自部署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同執政黨之間的血腥較量,進而被許多人權組織評為“不出面的劊子手”。1989到1993年間,他出任駐墨西哥大使,為化解兩國之間的“長期齷齪”作出了重要貢獻,最終促成了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據悉,內格羅篷特是鮑威爾的長期好友和下級,能講希臘語、法語、西班牙語外加越南語,因此經常見他在聯合國與記者們周旋。
據悉,在內格羅篷特上任后,美國依然會在伊拉克保持10萬駐軍至少一年以上。有了這種堅強后盾,內氏的“底氣”應該是比較充足的。當然,前提條件是伊拉克境內的反美武裝行動基本消失。從目前情況看,美軍已經使用重兵將兩大反美派別聚集的重點地區:費盧杰(遜尼派)和納杰夫(什葉派)分割包圍起來,并重新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道路交通,大有在近期與對手徹底攤牌的架式。雖然白宮和美軍高層都不太愿讓旨在消滅對手的清剿活動反而挑起伊拉克人民的全面反抗行動,但一些美軍士兵在屢次遭到當地人致命的武裝偷襲后對記者揚言,今后只有通過大幅度武裝鎮壓行動,才能消除此類反美武裝繼續增加的種子。
如果美國今年6月30日未能按時向伊拉克移交主權,內格羅篷特的上任日期也就只好自動后延了。據悉,一旦內氏前往巴格達赴任,那么前總統薩達姆的最大的官邸將成為美國新使館所在地。這樣,伊拉克首都中最好的地段和建筑(所謂的“綠區”)將繼續歸美國人管轄使用。雖然布什多次強調,將如期把美國監管下的主權移交給伊拉克人,不過,許多聯合國高級官員在公開和私下場合都表示,從現有情況看,誰也不敢確定美國能否如期向伊拉克人"交權"。(高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