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王思海)11日全國又舉行了一年一次的職稱外語考試。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參加考試者付出的成本高,實際收益小,考試僅是走形式,在工作中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對外語教學與應用有多年研究的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王建民指出,目前的職稱外語考試
存在諸多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外語考試無法真實衡量申報職稱者的專業技術水平,一個人的外語水平低并不一定缺乏專業水平,同樣,外語水平高也無法說明其專業水平就一定突出。另一個最突出的弊端就是造成了人們時間、精力和經濟上的巨大浪費。由于外語考試是晉升職稱必過的一關,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工作中需要不需要,只要想獲得職稱就不得不拿出許多時間、花費大量精力用于外語學習,對學習者的工作、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即使通過外語考試,大多數人考完試、評上職稱后便把外語扔在一邊,在其工作中真能用上的寥寥無幾。
王建民說,一項考試的基本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檢查應試者的知識掌握水平,另一個則是通過它來促進人們的學習。職稱外語考試沒有達到這兩個目的。由于絕大多數參加考試者平常工作中用不到外語,自然學習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僅僅為了考試,就避免不了考試違紀行為的發生。據人事部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職稱外語考試中發現違紀人數多達1.1萬多人,事實上職稱外語考試違紀人數遠遠超出公布的這個數字。
王建民認為,現行的職稱外語考試顯然存在方向上的錯誤。假如參加考試者工作領域需要外語,平時經常操練,那職稱外語考試自然不在話下。反之,即便通過考試來強化外語方面的要求,未必能夠取得預想的效果。當然,不能完全否定外語的重要性,但必須消除目前職稱外語考試的弊端,其根本之策就是對需要和未必需要外語考試的領域進行嚴格的界定。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