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記者接到讀者電話,稱在哈爾濱市斯大林公園出現了一則“租妻啟事”。隨后,記者果然在防洪紀念塔右側一路燈桿上找到了這則啟事,內容是:“本人因車禍喪失部分功能。現因家境貧寒,愿將妻子轉租。價格面議。聯系電話:139461×××××。”
3月22日15時許
,記者撥通了租妻者手機,但兩次均無人接聽。15分鐘后記者再次撥打,一名三十多歲自稱姓陳的男子終于接了電話,問記者有什么事。記者謊稱想為42歲、有輕度癡呆的大哥租妻。對方聽后熱情地詢問情況,并說可以考慮,最后說:“明天9時,防洪紀念塔旁公廁門前等我。”說完便將電話掛了。
第二天記者準時來到約定地點。等了約十分鐘,沒人與記者搭話。記者正準備給租妻者打電話時,對方卻打來電話說:“有事耽擱了,大約20鐘后到。”9時35分,該男子又打電話詢問到底是誰租妻,并詢問記者的職業。記者稱是某保險公司業務員,是為大哥租妻。該男子要記者到中央大街與西三道街交口處見面。9時50分,記者來到指定地點。電話又響,這次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女性,她再次詢問記者身份和家庭背景后表示有些懷疑。當記者表示不信就算了,陳姓男子接過電話說:“不是不相信你,這事容易出事。你要是誠心,明天17時到買賣街蔬菜公司門口,我在那兒等你。”記者表示想知道租妻的價格和方式,陳姓男子說:“干家務活和普通陪護按市場價算,特殊陪護一次二百,整夜三百,包月大約三四千。”記者問特殊陪護是什么意思,他說:“這事你我心知肚明,我那方面不行了,而我妻子還年輕,值這個價!”
3月24日17時,記者來到買賣街的蔬菜公司門前,過了一會兒,兩名男子上前詢問記者是不是出租妻子的陳先生,記者說也在等陳。經攀談得知,他們也是看了廣告后與陳姓男子聯系的,準備為他們“拜把子”的大哥租個妻子。
記者與兩名男子等了半個多小時,也沒見陳先生出現,再次撥打他的手機時已停機。(王軼男 李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