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南昌3月22日電 江西許多縣鄉干部向記者反映了目前干部考核中存在的一些現象,記者對這些現象進行了總結歸納,主要有以下“五多五少”: 一是對顯性“政績”考核多,對隱性“政績”考核少。比如財稅任務、計生工作等顯性指標是衡量鄉鎮干部業績好壞的“硬杠
杠”,而干部人品的好與壞、為民辦實事的多與少等往往成為干部看不見的“政績”,難以在考核體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是對班子集體考核多,對班子成員約束少。比如縣一級對鄉鎮的考核,主要考核的對象是鄉鎮班子集體,而對班子成員的考核則沒有進一步細化。這樣容易造成鄉鎮“一把手”壓力巨大,而班子成員的積極性又沒有完全激發出來。 三是定性考核多,定量考核少。縣里對鄉鎮干部的提拔使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印象分”,而對干部的德、能、勤、廉等全面運用量化的指標來考核的較少。“印象分”的彈性空間很大,難免失之偏頗。 四是注重數據報表多,采納社會評價少。縣里對鄉鎮的考核十分倚重數據報表,這種考核往往浮于表面,難以從深層次、全方位評價鄉鎮工作。而對于群眾意見等社會評價,上級考核部門往往采納很少或者流于形式。 五是上級對下級表揚的多,提出改進意見的少。縣鄉一些干部反映,現在許多領導都不愿意得罪下級官員。即使是在縣一級的常委會上討論干部的提拔任用問題,縣委常委們對擬任用的干部往往提表揚意見的多,提改進意見的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