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本科畢業生數量的增長和社會對其選擇標準的提高,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于考研大軍,考研競爭的激烈程度甚至不亞于高考。伴隨其中,考研消費市場應運而生,不僅如此,甚至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輔導材料:不知不覺掏了腰包
只要考研,這項支出就不可避免,考外校與考本校的學生這方面的花費又有較大差距。中國海洋大學一位大四女生告訴記者,她考本校本專業的研究生,花費較小,專業課考試的輔導書籍基本不用買,只是政治和英語等通考課的材料需要補充,大概花了100元。同校周姓同學的花費則多得多。他報的是外校且是跨專業學科,本專業的書籍基本不可用,報考學校要求的專業課本及基礎性課本只能自己去買,一部分只有在報考學校附近地區才能買到的書,還需要郵購。當他估算出已經花了700多元資料費時,自己都有點驚訝了。據了解,許多報考外校的學生,由于本校教學用書與報考學校差距很大,不得不重新購買符合要求的課本,而學校集體訂購的教材在考研中只能束之高閣。
輔導班:一般花費200至700元
在隨后的采訪中發現,輔導材料的花銷其實只是一小部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才真正讓學生掏了把腰包。大學學習的獨特性使考生們在復習時完全靠自學,但離開了老師這條“拐棍”,相當多經過了近三年大學培養的學生,仍不能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借助于輔導班的力量就成為絕大多數學生的選擇。如在考研輔導中頗具口碑的高聯學校,報名處排起的長隊屢見不鮮。除社會辦班,部分大學也開設了相應課程的輔導班,考生自然不會放棄聽課的機會。薜姓的大四男生,因為要考一所競爭激烈的重點大學,只此一項就花費1200多元。大部分學生這方面的花費在200至700元之間,而一次輔導班也沒上過的學生也極少。另有到外地考研輔導班學習的,支付的報名費和在當地的食宿費更是高得驚人,有的甚至高出了在校繳納的學費和住宿費。
如此高的代價換來了他們期望的成果嗎?許多學生認為輔導班名師較多,復習氣氛好,老師對知識點的梳理可以幫助復習,不無裨益。但也有相當多的學生認為輔導班因人而異,尤其不要將它神化。中國海洋大學的李姓男生認為,自學是第一位的,不要迷信輔導班,特別是抱著讓輔導老師押題的心理,而受誘惑性的廣告吸引報名上課的,便會感到很失望,因為老師授課往往涵蓋了書本的所有內容,考研出題也是以書本為中心,考試中的重點問題自然不會跑出書本這個大范圍,所以說輔導班只是打了個“擦邊球”而已。
租房:無可奈何租張“床”
大學生為考研租房已非新鮮事。據了解,一般租房一個月要400元左右,與人合租每人也要200元。學生宿舍熄燈早和同學之間互相干擾,使許多學生選擇了租房,然而狹窄的房間里往往只能擱置一張床,學生們笑言:說是租房,只是租了張床而已。冬夜房間里寒氣逼人,于是有的只租了一個月,就無法再忍受下去。當問及為何不租有暖氣的房間時,他們回答價錢基本要翻番,無法承受。考研期間學生租房的時間三個月到六個月不等,這一項支出就要在千元上下。
對于報考外地學校的學生來說,去學校報名和了解招生情況也要花一筆錢。本市報考南開大學的一名學生僅去天津報名,食宿加差旅就花了300多元,報名費那更是“小錢”了。據介紹,報考外校的學生這方面的花費,復試階段才正式開始,而與之相關的一些灰色花費便很難準確估量了。
除此之外,考研期間生活儉省的學生在飲食方面也不再吝嗇,海大周姓同學的形容很有趣,“平日里看到好吃的總要猶豫一下,一再猶豫可能就不吃了。考研期間根本不考慮這些,看到好吃的、想吃的,就一個字,‘吃’!”還有的購買了一些價錢不菲的營養品。這些花費每月也要比平時多出100到300元。
開學和考研:花費最多的兩個半年
目前,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初試剛剛結束,復試即將開始,考研消費并未終止,還要不斷累積,等到瓜熟蒂落時,算算總賬恐是筆不小的數目。也難怪學生們普遍認為大一開學和考研期間是花費最多的兩個半年。而家長們面對孩子考研期間的高額消費,也愈加慷慨,因經濟原因而阻止孩子考研的越來越少。
考研消費市場擴大樂了商家,特別是學校附近的考研書店,雖然書價會打折,但居高不下的銷量仍讓商家賺了錢。尋房隊伍的逐漸擴大也會使房價再次走高。在大四學生的考研還未結束時,許多大三的學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考研消費,這個車輪再一次地轉了起來,而且會一直轉下去。本報實習生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