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市縣域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有四方面,主要將圍繞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這個中心工作,解決“三農”問題,深化縣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推進小城鎮綜合改革,推進“城中村”綜合配套改革,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市體改辦解釋說,增強縣域經濟的發展活力,首先要抓好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的落實。要從解決“三農”問題,提高“三農”整體素質入手,創新體制和機制,為農民增加收入開辟渠道,加快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
在深化縣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方面,我市將進一步加快縣域企業中國有、集體資產的退出步伐,年內基本完成縣域各類國有、集體企業改制任務。對已改制的企業將積極探索“二次改制”,實行股份制、社會化改造,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和企業制度,促進縣域企業快速發展。同時,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積極引導內外資參與縣域企業的改制、重組,參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參與農業開發,為縣域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為了加快城鎮化進程,我市將加快推進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深化試點鎮社會保障制度、戶籍制度改革。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加快“城中村”綜合配套改革。這方面的重點有二,一是以推進城市化、市場化進程為目標,加快“城中村”改造。二是加強集體資產管理,規范集體資產處置,推進村屬企業改革,加快農工商公司的股份制改造,通過體制創新,維護村民合法權益,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本報記者劉芳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