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特別報道 > 正文
英雄側面:邱少云最“親密”的人講述被歷史遺漏的細節
青島新聞網  2004-02-18 15:06:03 桂龍新聞網-廣西政法報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編者按:抗美援朝戰爭中,涌現了不少頂天立地的志愿軍英雄,邱少云就是這樣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他的英雄事跡已載入史冊,流傳千古,不容置疑。然而,你可知道,他生前的排長就在南寧。近日,他向本報記者講述了邱少云當年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些回憶與公開發表的文章有部分不同,但從整體上看,并不影響邱少云的光輝形象。我們為了讓讀者從不同側面了解英雄,了解英雄鮮為人知的故事以及被歷史遺漏的些許細節,遂編發了此稿。  

  在所有關于英雄邱少云的文章中,都沒有提到擔任邱少云所在的3班副班長、所在的1排排長的曾紀有,而他恰是與邱少云最“親密”的人。

  初春時節,在南寧市長堽路的烈士陵園,擔任該園顧問已離休多年的曾紀有接受了記者采訪,談起了那段與邱少云共同戰斗的歲月。作為邱少云的排長,他的回憶與公開報刊媒體所說的邱少云卻有些不同。

  出國之前的邱少云

  邱少云不愛說話

  我記得邱少云的老家在簡陽

  曾紀有是廣西興安縣人,今年已是78歲的老人。

  1946年9月,剛結婚不久的曾紀有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從此離開故里,轉戰南北。1949年4月在與解放軍作戰時,已是國民黨軍隊排長的曾紀有率12名士兵投誠,從此成了一名解放軍戰士。隨著解放大軍節節勝利,曾紀有所在的10軍一路南下、西進,到達四川。四川解放后,駐扎在簡陽縣(今簡陽市)的部隊(29師87團3營9連)改為簡陽縣大隊,負責在簡陽剿匪,曾紀有在這支部隊里擔任9連1排3班副班長。

  “1950年3月的一天,我從醫院看病回來,”曾紀有向記者回憶說,“連隊的一名干部將三個小伙子領到我面前說,部隊招了一批新兵,這三個分到你班里。其中一個就是邱少云。邱少云那時18歲,他說是簡陽縣養馬河山茶村人。他一米六五左右的個子,一臉肉疙瘩,人長得很結實,但不愛說話,在班會上有時要點他的名才發言說幾句。”

  新兵入伍要參加培訓,沉默寡言的邱少云表現不算很積極;在參加勞動時還有些自私,拿著一把好鐵鍬就不愿跟其他人換,有一次因跟一名老兵爭鐵鍬,竟打了起來。見此情況,作為副班長的曾紀有要拉他一把,就將他列為自己的“幫扶對象”,經常給他開“小灶”,談心。漸漸地,邱少云紀律性有了很大好轉。

  一段時間培訓后,邱少云便參加了剿匪斗爭,曾紀有把他帶在自己身邊。5月的一天,曾紀有領導工作組外出執行任務,途經山茶村時,發現村旁有一座奇怪的屋子,屋頂一半是瓦一半是草,屋前一位中年婦女拉著一名10多歲的男孩站著。曾紀有心生懷疑,問邱少云:“這房子怎么這么怪,會不會是土匪的觀察哨?”邱少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這是我的家。”曾紀有有些驚訝,說:“是嘛,那婦女是誰?男孩又是誰?”“是我媽和我弟。”“你爸呢?”“我爸已死了。”“想不想回家看看?”曾紀有問,邱少云答‘想’,但曾紀有沒答應他,因為剿匪時期,不宜暴露家人目標。曾紀有看到邱少云眼里溢滿了淚水,他也只有在心里嘆一聲氣。

  當年10月,在朝鮮戰爭爆發后,第10軍改為志愿軍第15軍,師以下編號不變,從簡陽開進朝鮮參戰。此時曾紀有改任1排排長。

  采訪曾老之前,記者收集了不少有關邱少云英雄事跡的文章,記者注意到,曾老的回憶與這些文章有很大差異。“很多文章說邱少云是重慶市銅梁縣關濺鄉(今少云鎮)人,他怎么是四川簡陽人?而且邱少云紀念館也是建在銅梁縣。”記者問。

  “這我就不知道了,多年來我也幾次尋找過這個謎。”曾老說。

  親眼目睹邱少云壯烈犧牲

  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燒了半個小時,他一動不動

  當時曾紀有是陣地最高指揮官

  進入朝鮮后,部隊加強了訓練力度和思想教育力度,在革命的大熔爐里邱少云進步很快,他對武器特別有悟性,部隊裝備的蘇式武器如轉盤沖鋒槍、爆破筒、莫洛托夫手雷,他一摸就會,成為了一名標兵。

  1952年10月,志愿軍決定打響上甘嶺戰役,給敵人以沉重打擊。而要取得戰役勝利,必須炸掉敵軍增援必經的康平橋;要炸掉康平橋,又必須先拿下391高地。391高地半山腰敵軍布下了一個加強營,不僅火力強大,還構筑了堅固的地下碉堡,強攻是不可能的。指揮部決定派一支部隊秘密潛入敵軍后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時,一旦進攻時間到,迅速搶占391高地。曾紀有所在的一排擔起了這個重任。

  10月23日下午6時,我軍向敵軍陣地猛烈發射炮彈,趁敵軍慌亂之機,1排52名官兵(本為48人,上級臨時增加4名醫護及話務人員)渾身插滿蘆草匍匐前進,三小時后,部隊靜悄悄地進入預定地點,我軍炮彈也停止了。

  “這次行動特別重要,上級對我們的要求也十分嚴格,進入陣地后,我們只能臉埋在地上,雙手趴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地待命。因為我們只距離敵人陣地30米左右,稍發出點聲響,弄出點動靜,就可能被發現。即使敵人發現了我們中的哪個,誰也不能有任何動靜,更不能反擊。”

  50多年過去了,但曾老對那場戰斗記憶猶新。“那天,剛下完一場雪,萬物蕭瑟,大地一片寂靜。也許是太沉靜了,敵人反覺得不安,懷疑我軍搞什么名堂,可是又不敢出來巡邏,就不時地對周圍地帶進行騷擾。先從碉堡里打出十幾發煙霧彈和毒氣彈,我們戴上口罩,敵人沒弄著我們,反嗆著了自己,我們能清楚地聽到他們咳嗽、罵娘聲。下午2時左右,敵人又向周圍打出數百發炮彈,其中不少落在了我們的潛伏區,一些人受傷了,也有人陣亡了,但我們還是紋絲不動。”

  “邱少云不是你們犧牲的第一個戰士?”記者問。

  “不是。”曾老接著說,“約下午4時,敵人又打出來數十發燃燒彈,其中有4發落在了我們埋伏區,頓時火熊熊燃燒起來。其中一發正落在了邱少云身邊,火很快燒著了他身上的草。我就埋伏在他身后5米的右方,看得清清楚楚。我心提到了嗓子口,因為邱少云是尖刀班戰士,負責戰斗打響后剪斷敵人的鐵絲網,所以埋伏較靠前,在第3排,離敵軍鐵絲網只5米左右,他只要稍動一下,就有可能被發現,整個排也就會被發現,整個行動也就失敗。但是英勇的邱少云同志自始至終沒有動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燒。我看到他的手指深深地抓進土里,想著他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心里想:邱少云,你是最堅強的戰士!我當時心里說不出有多急,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戰士生命垂危,卻不能救他,可是軍令如山,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動。現在想起來,我的心仍在顫抖。戰斗中免不了犧牲,如果是一槍過來,中彈身亡,讓人還好受點,可邱少云是被大火活活地吞噬生命啊。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燒了半個多鐘頭,我眼睜睜地看著邱少云由一個活生生的人慢慢變成一具焦體,心里難受得像刀在剜。”

  “有些文章上說邱少云身邊有一條水溝,他若滾進溝里就能活命。是這樣嗎?”

  “不是這么回事。我們在半山腰,哪來水溝,有水溝,在那寒冬也沒有水。”

  “有文章說,當時有些士兵為救邱少云,向連長程子英請示打響戰斗……”

  “這是不可能的,當時陣地上最高指揮官就是我。我們的任務就是埋伏待命,誰也不準亂動,話也不能說一句。”

  戰斗的時刻終于到來了。下午5時40分,我軍向敵人陣地發起了猛烈地炮擊。將1排前方的陣地轟炸5分鐘后,轟炸轉移了,1排在炮火轉移的5分鐘內迅速占領了391高地主峰。因為5分鐘后炮火將轟炸他們潛伏的地方,以斷敵人增援之路。在敵人的幾次“騷擾”中,1排出現了嚴重傷亡,但戰士們斗志高昂,冒著槍林彈雨沖了上去。占領主峰后,曾紀有向空中發射了三顆傳達勝利的信號彈。突然一個暗堡里射來一排子彈,曾紀有中彈倒下了……

  “很多文章里說,當時你們有一個營500多人潛伏到敵方前沿陣上,怎么才52人?”記者問。

  “那是錯誤的,就52個,也不是潛伏到敵方前沿,而是后山腰。”曾老拿出筆,給記者畫了一張當時的地形圖。“這項任務極為秘密,不可能派那么多人去。我是這支隊伍的最高指揮官,師部單線直接和我聯系,除了我和師部領導,誰也不知這項任務。當時師部還派了一名干部來協助我,可惜還沒進潛伏地就被敵人的流彈打傷撤下了。”

  他的幾點疑問

  他記得邱少云犧牲時只有20歲邱少云上戰場并沒有帶武器

  戰斗結束后,曾紀有被送往國內的醫院里。他的左手腕處被打穿,頸部也受了傷。

  在療傷的日子里,護士經常讀報紙給他聽。有一天,他聽到了邱少云的事跡,這便是人民日報刊登的《偉大的戰士邱少云》。他的戰友邱少云被授予了特等功臣的稱號,作為排長的曾紀有感到很欣慰。

  在這篇文章里,他開始注意到描述邱少云的一些誤差,如說邱少云身上背著爆破筒,其實當時邱少云并沒有帶武器,只拿著把大鉗子,他的任務不是沖鋒殺敵,而是掃除鐵絲網障礙。他不知道是誰提供這些材料的,因為他與戰友們已失去了聯系。部隊也沒人知道他活了下來。這篇文章不長,他所了解到的內容也不多。

  后來,他間接了解到那場戰斗后,1排只有幾名戰士活了下來,幾經周折,他仍無法與活著的戰士聯系上。1958年,曾紀有帶著三級傷殘證書轉業了。

  1997年,春節,在全區老軍人座談會上,曾紀有認識了周秀全,一問才知兩人同是3營的戰友!找到一個戰友,曾紀有便想打聽他那個排的戰友情況。周秀全給了他一本15軍軍史。他翻開一看,1排只有邱少云一個人的名字。

  “為什么找不到全排的名單呢?當時的檔案在哪?”記者問。

  “可能檔案在部隊調動過程中丟失了。戰爭年代,檔案丟失是難免的事。”

  也許是因為檔案丟失了,部隊上不僅沒有人知道曾紀有還活著,關于邱少云的資料也出現了許多與曾紀有所知道的很不一樣的內容。

  1975年,在柳州療養的曾紀有接受學校的邀請,給學生們講講邱少云的故事。那時的學生課本上登有邱少云的故事,雖然已讀過,但由邱少云的戰友來講述他的故事,同學們還是聽得津津有味。可聽著聽著,同學們就發現了“曾爺爺”講的與書上說的很多不一樣,一個個爭相提問。

  這讓曾紀有大吃一驚。于是他找來教材查看,果然有很多不同。后來他又找來有關報刊翻看,同樣存在很多不同。他歸納了一下,大致有:

  報刊上的邱少云是重慶市銅梁縣關濺鄉(今少云鎮)玉屏村邱家莊人,而他所知道的邱少云是四川省簡陽縣(今簡陽市)養馬河山茶村人。

  報刊上的邱少云是志愿軍第15軍29師168團3營9連1排3班,他所知道的邱少云是志愿軍第15軍29師87團3營9連1排3班。

  報刊說的邱少云赴朝作戰是1951年3月28日,他所記得的是1950年10月23日,為首批入朝作戰志愿軍。

  報刊上的邱少云犧牲時為26歲,犧牲時間是1952年10月12日下午,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犧牲時為20歲,犧牲時間是1952年10月24日下午4時。

  “這一天同時也是我受傷的日子。我記得清清楚楚的。”曾紀有說。

  報刊上的邱少云家中有父母,有三個兄弟,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父親去世,家中只有母親和弟弟。

  報刊上的邱少云參加解放軍前被國民黨軍隊抓過壯丁,在川軍十八團劉義的部隊當伙夫,但曾紀有從未聽邱少云提起過他有這段經歷。

  那時連隊經常舉行訴苦會,邱少云在會上也只提他家庭的苦難,未提到他有當兵經歷。

  報刊上的邱少云在剿匪斗爭中多次立功,在資陽只身抓獲匪首劉義,但曾紀有的記憶中,他們奔赴朝鮮前從未離開過簡陽,且簡陽縣大隊在剿匪期間并沒有抓獲過一個土匪。“當時有嚴格的紀律,我們外出執行任務是不許單兵作戰的。”曾紀有說。

  多方查證無法證實

  四川民政部門證實邱少云是銅梁縣人

  記者幫忙寫信聯系,石沉大海

  曾紀有從課本上看到,文章的材料提供人為邱少云的戰友李元新應為李元興。對李元興,曾紀有還有記憶,他確實是邱少云的戰友,自然也是他的戰友。當時李元興是邱少云的副班長,也是四川人,按說他應該對邱少云很了解的,怎么會弄錯呢?

  曾紀有百思不得其解,決定尋找李元興。他寫信去四川省民政廳,請求幫助查找李元興,然而四川省民政廳回信說查無此人。

  后來曾紀有又從師永剛寫的《從“國軍”伙夫到志愿軍一級英雄》中看到了邱少云被授獎的經過。原來,戰斗結束后,9連指導員王明時(應為王世民)被師部評為模范指導員,王明時在材料介紹中,談到如何做邱少云的工作,使他由后進變先進的故事。邱少云的事跡始為上級所知,原來連隊是為邱少云報三等功的,志愿軍領導機關最后授予邱少云特等功。當時在部隊采訪的人民日報記者鄭大藩,得知此事,便采訪了王明時、李仕虎、李元興,從而形成了那篇最早報道邱少云的文章。

  從這篇文章中,曾紀有得知銅梁縣有個邱少云紀念館,便去信提出他的疑問。紀念館支部書記王星富回了信。信中說:

  邱少云,經四川省民政部門多次調查,是銅梁縣關濺鄉(現改為少云鎮)人確實,他的哥哥邱東云(解放前由別人抱養,現還在世),三弟邱少全于1991年病逝,小弟邱少華現仍住在少云鎮農村,每年都來一次紀念館。

  邱少云生前部隊經改編后,現駐扎在甘肅省武威市,編號是XXXXX部隊168團,只要去信該部組織科,就能聯系上。

  邱少云當過國民黨壯丁,是成都戰役解放了他,當解放軍時是秦基偉的部隊。郭安明最清楚這段歷史。

  邱少云參加解放軍后,在內江、資陽一帶剿匪,他化妝成農民,生擒了匪首劉毅。

  ……

  看了這封信,曾紀有更迷惑了,因為信中的邱少云和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相差太大了。信中說的當過邱少云文化教員的郭安明,他也不認識。他想,既然組織認定了這些歷史,就以組織的為準吧。信中還告知,李元興已死于文革中。最后王星富要求曾紀有提供一些有關邱少云和他的戰友的一些材料。曾紀有將他保存多年的那段時期的工作筆記復印寄了去。此后,紀念館再沒回信。

  記者也曾幫曾紀有寫信到簡陽市委、養馬河鎮、武威師部及寫過邱少云文章的師永剛(武威師部的宣傳人員)查詢,但均未得到回信。

  抗美援朝結束后,邱少云獲得了巨大的榮譽,他的家人、他的家鄉也獲得了巨大的榮譽。1953年6月1日,志愿軍領導機關再次授予邱少云“一級英雄”稱號,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員。接著,朝鮮追贈邱少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授予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一枚,并建立邱少云烈士紀念碑。1959年,銅梁縣建立邱少云紀念館,銅梁縣關濺鄉更名為少云公社。五十年來,朝鮮方及我國領導人不斷慰問邱少云在關濺鄉的家人。

  英雄用生命換來的榮譽當之無愧,不論他的故鄉在哪里,邱少云的英雄事跡已載入史冊,流傳千古,這是不容置疑的。在這里,本文所說是否為歷史真實姑且不論,本文旨在探討歷史的真實。

  (本文僅為曾紀有個人看法)

  邱少云烈士生平

  邱少云,四川省銅梁縣人,1931年生。1949年12月25日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3月25日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10月12日,在朝鮮平康以南鐵原東北的“391”高地的戰斗中光榮犧牲。同年11月6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決定追授特等功臣,并于1953年6月1日授予“一級英雄”稱號。中國共產黨志愿軍某部委員會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3年6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英雄差點被埋沒

  邱少云犧牲后,連隊給邱少云報請了三等功。據邱少云生前戰友林炳遠后來回憶說,那次戰斗半個月后進行戰斗總結,他和邱少云的指導員王明世一同到師里去匯報。當時,一位組織部門的干事要求王指導員舉個具體的人或事來談談。

  王指導員于是提到了邱少云。并說,在執行任務前進行戰前動員時,戰士們很激昂,紛紛表了態,可邱少云卻悶不吭聲,因此連里對他很不放心。于是我找邱少云談心,給他講了許多革命道理,他也向我表了態:就是被敵人的子彈打中了,也不暴露目標,暴露目標就是革命的罪人。

  第二天,他向黨支部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在申請書中他表示:為了戰斗勝利,愿貢獻自己的一切。

  可不曾料到,第二天他便犧牲了,真的用年輕的生命換來了戰斗的勝利。

  那位干事聽了王明世的介紹,非常感動地說:這樣的英雄行為,太感人了,三等功不行,應報特等功!

  于是,29師政治部立即上報邱少云特等功的報告,報請志愿軍司令部批準。

  起初,個別領導認為:邱少云不過是戰時特殊死亡,算不上英雄,三等功就可以了。但更多的同志認為他嚴守紀律,為了整體犧牲自我的精神難能可貴。后來,意見終于統一了,少數服從多數。1952年11月16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追授邱少云為特等功臣。

  受關注再授軍功

  1952年底,一位名叫鄭大藩的隨軍記者就邱少云犧牲提出了兩個問題:

  一是燃燒彈落在什么地方?是打中頭部死亡還是一點一點燒死的?二是他身邊有無水溝?誰看見了邱少云犧牲的全過程?

  后來,邱少云的戰友李元興回憶說:“燃燒彈打在邱少云前方兩米左右,燃燒液濺到了他的身上,是一寸一寸燒過來的,從頭燒到腳,當時我伏在他身后五米左右,親眼見到大火一點一點把邱少云活活燒死。”

  李元興和其他戰友還證明,邱少云右面3米處有一條小水溝,如果邱少云愿意,只需側向滾即可活命。

  面對這些證明材料和見證人的描述,記者鄭大藩感動了,他含著眼淚奮筆疾書。

  《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發表了他那篇著名長篇通訊《偉大的戰士邱少云》。此文一出,隨即在國內外引起強烈的反響。

  1953年6月1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再次授予邱少云“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并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還授予他“模范共青團員”的稱號。(秦興旺 杜明禮)

  來源:廣西政法報

頁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關閉

  ■ 發表評論
 
內容
 ■ 超級鏈接
·浙江大學遠程學歷教育正在熱招
·足彩"勝負彩"(04006期)開獎公告
·足不出戶來看房 網上房展建議征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EMBA正在熱招
·愛 就這樣做...你我青少年特別診所
·北京交大MBA學歷學位班熱招中
·名模姜馨田出任青島購物網鮮花使者
·足球彩票"進球游戲彩票"2月18發行
·2月19日,零距離接觸英國大學!
 

 相關鏈接:


 下一篇:

 ■ 站內檢索

青 島 啤 酒
感品牌創造價值
百年青啤 盛世慶典
青島晚報新E代
陽光海健身會所
健康 陽光 海

新聞網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 傳真:(0532)29676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正宁县| 常宁市| 商城县| 利川市| 密云县| 玉林市| 福建省| 拉孜县| 城步| 闽侯县| 宁波市| 新安县| 商水县| 瓦房店市| 萝北县| 峨眉山市| 新丰县| 新郑市| 宁化县| 舒兰市| 都昌县| 平和县| 改则县| 屯昌县| 金寨县| 闻喜县| 麟游县| 西安市| 年辖:市辖区| 增城市| 双鸭山市| 安泽县| 民乐县| 建始县| 精河县| 罗江县| 武宁县| 兴文县| 萝北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