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據人民日報報道,上海市消費者協會即將改革成為獨立的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其社會公信力和處置消費糾紛的能力將增強。有關人士認為,此舉既是上海市消費者維權渠道的重大改變,也是工商部門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舉措。
消費者協會作為一個群眾性社團組織,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許多地方的消協目前依附于工商行政部門,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工商局處理投訴的信訪部門。當消費者由于種種原因與商家產生了說不清、理還亂的民事糾紛時,往往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出行政裁決。工商部門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一些重要職能的履行還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
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則是法定的非政府組織。它不同于一般到民政部門登記的社團,而是經政府授權、具有社會公信力和權威性的地方組織。擬定的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將與工商部門完全脫鉤,由13政府管理部門人員、13消費者代表、13企業和行業代表構成,體現了該組織的社會性。據悉,這一改革方案已報上海市政府并提交市人大討論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