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問氣象局長,有觀眾認為,氣象節目主持人只需要告訴大家溫度、陰晴、風力就足夠了!不要讓主持人說太多無關緊要的話來浪費時間。對這一點,您是怎樣看的。”這不是在中央電視臺的演播室,而是昨天在青島市氣象局首次氣象小姐選拔活動的現場,虛擬采訪最出彩
昨天的面試中,現場虛擬采訪是最出彩的環節。應聘者以電視節目記者的身份設計一個場景對市民、對氣象人士進行采訪,或者以訪談節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演播室和作為氣象專業人士的嘉賓對話交流。有的說“我現在是在威海路的大街上……”,有的說“現在是在中央電視臺的一號演播廳……”。由氣象局專業人士擔當的被采訪的對象也有意給應聘者設置了一些障礙,雙方針鋒相對,臺下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每個人都有些緊張
在選拔中,記者發現,幾乎每名參賽者或多或少都顯得緊張,不管是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主持人,還是從事其他工作的應聘者,都出現了一些口誤,一名參賽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下臺后直問記者:“我是不是說得太快了。”另外還有一名應聘者告訴記者,在與采訪對象交談時,對方的回答出人意料,本來設想對方可能不說,我再加以引導,可對方竟然把所有的該說的內容都說了,于是我腦袋里一片空白,就卡殼了。”觀眾都是評委
記者看到,除了臺旁的八名評委之外,臺下所有的觀眾手中都有一張評分表,他們在認真觀看選拔的同時,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記者了解到,他們當中有的是氣象專家,有的是氣象局普通工作人員,還有一部分從外面請來的人士。王哲臧旭平
她們將很快亮相熒屏
市民可根據熒屏試播提供意見
晚報訊從市氣象臺了解到,此次面試有來自全國的14名女孩參加。她們的年齡都在二十多歲,大部分來自于青島本地,也有來自東北等地的女孩,她們中間有電視臺的現任主持人、還有部分高等院校播音專業和氣象專業院校的應屆畢業生,還有公司職員、幼兒園教師等。通過昨天的面試有七人將參加今天的上鏡考試。
兩輪考試后選拔出的應聘者,將很快會亮相島城熒屏進行試播,在聽取廣大觀眾的意見后,最終確定人選。
氣象小姐她來挑
央視新聞聯播氣象節目趙紅艷來青當評委
晚報訊昨天,青島氣象局的“氣象小姐”選拔評委中,有一位大家覺得特別眼熟,她就是已經在屏幕上與我們相伴十余載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氣象節目主持人趙紅艷。第一印象:像個鄰家大姐姐
來到青島的趙紅艷穿著淡紫色的羽絨長大衣,內穿一件粉紅色的毛線衣,拎著一個黑色的小背包,素面朝天的她看起來普通的讓人很難注目,可是第一面就會讓人覺得和她很親近,像是多年未見的鄰家大姐姐。
在同記者交談的時候,趙紅艷談笑風生,聲音溫柔可人,笑意常寫在臉上。十七年從事氣象預報心不悔
17年來,趙紅艷從來沒有跳槽轉行到電視臺從事其他節目的主持工作,趙紅艷笑談:“是我有些懶吧,也可能是因為我真愛上了這個專業。”
讓不識字的老奶奶也能聽得懂趙紅艷告訴記者,隨著對氣象節目認識的不斷深入,氣象主持人的風格一直在變化,起初,氣象主持人有點像木偶,照本宣科,不能隨意發揮,那是因為怕講錯了氣象術語,現在我們要求主持人要具備一定的氣象知識,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講出來,要讓大部分觀眾都能聽得懂,記得住。“要讓不識字的鄰家老奶奶也能聽得懂。”(記者王哲)
趙紅艷
我國最早的“氣象小姐”
據了解,趙紅艷最早參軍在安徽蚌埠的坦克學院,從事播音工作。1986年10月1日,央視開播了天氣預報節目,1987年底,趙紅艷和宋英杰等人就進入了中國氣象局,開始從事天氣預報節目,當時的主要工作是在幕后配音。1993年,央視的天氣預報發生了重要變化,由主持人來到屏幕前播講天氣,趙紅艷開始從幕后轉向前臺。
趙紅艷:
氣象主持人怎樣當
談到氣象主持人應當具備的要素。趙紅艷告訴記者,根據她多年來從事氣象工作的經歷,她認為氣象節目主持人應當具備以下的素質:
形象要有親和力,不要求有多漂亮,但一定要有觀眾緣,讓觀眾能第一眼就喜歡上你,喜歡聽你講天氣。喜歡上你。個人的風格不能凌駕于節目之上,要融于節目,用節目體現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語言要過關,反應敏捷,因為天氣預報的時效性非常強,我們講天氣預報新聞性、服務性、科學性集于一身,拿到稿子后的準備時間非常少,就需要主持人反應夠快,隨機應變,把天氣預報的術語變成自己的話,通俗易懂而又要準確、不拖沓。
鏡頭前的感覺要好,有的人在臺下一切都好,上了鏡就緊張是不行的,氣象節目主持人特別要求生活化,表演一定要不露痕跡。
“氣象小姐”將為奧運服務
晚報訊據市氣象局左克進局長介紹,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在青島舉辦,氣象服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為樹立城市形象,改善電視天氣預報的制作和演播水平,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滿足廣大市民的需求,市氣象局決定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電視氣象節目主持人。
據了解,今年我市投資300萬建立的數字虛擬氣象演播室年內投入使用,達到了國內同類城市的先進水平,屆時,電視觀眾看到的天氣預報將不再是原有的模樣,而是有主持人出鏡,通過技術摳像疊加而成的畫面,力求接近中央電視臺的氣象節目的水平。(記者王哲)
青島女孩范鑫:
惡補天氣預報
在臺上,無論是自述、朗誦還是虛擬采訪,范鑫都顯得挺自信,特別是對氣象人士的虛擬采訪,范鑫與對方“針鋒相對”,一點也不落下風。記者在臺下問她,你的氣象知識都從哪里來的,范鑫笑著告訴記者一個“小秘密”,這是她近段時間惡補天氣預報的成果,她告訴記者,她在大學學的就是播音與主持專業,但對氣象知識幾乎是一無所知,年底前報名參加這次選拔后,每天各家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節目就成了她的“必修課”,經常是幾家電視臺倒來倒去,專門挑天氣預報看。
牡丹江姑娘朱琳:
一直向往青島
昨天在臺上,東北姑娘朱琳的自我介紹最讓人動容,她講到,自己的爺爺奶奶老家在山東,從她小時候起,爺爺奶奶就常講起家鄉的事情,這里是他們魂牽夢繞的地方……這段發自真情的告白感染了臺下每一位評委。面試結束后,朱琳以東北人特有的直爽向記者吐露了心聲,她曾在家鄉電視臺當過專業主持人,奪得過央視挑戰主持人比賽的優異名次,她在去年一直在北京發展,因為不愿意做“北漂”,又從報紙上得到了這樣一條信息,她就帶著爺爺奶奶的夢想來到青島。
哈爾濱姑娘王靜:
我跟青島有緣
在面試中,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孩自述時的落落大方,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叫王靜,是僅有的兩位氣象專業院校畢業的應聘者之一。生在哈爾濱,在南京氣象學院資源環境和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就讀的王靜告訴記者,她去年六月份來過青島,當時有點愛上青島了,青島舉辦奧帆賽的未來也讓她憧憬。去年12月11日,在學校組織的應屆大學生招聘會上,青島氣象局攤位前氣象主持人的招聘啟事讓她眼前一亮,自此,她就開始為參加選拔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