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卡迪爾·汗的資料照片。新華社數碼傳真
據新華社報道,據巴基斯坦《黎明報》2日報道,因主持研制巴基斯坦首枚核武器而被尊稱為“核彈之父”的巴著名科學家卡迪爾·汗日前已經向當局承認曾向伊朗、利比亞和朝鮮泄露了核秘密。
曾向三國輸出核技術
報道援引一位權威消息人士的話說,卡迪爾·汗在幾天前向當局遞交的一份書面材料中承認曾向上述三個國家輸出核技術。此外,調查人員通過對數名在“卡迪爾·汗實驗室”工作的核科學家和主管官員歷時兩個月的調查也已獲取了卡迪爾·汗泄露核秘密的充分證據。
住宅周圍派駐軍隊
這位人士說,巴當局已在卡迪爾·汗的住宅周圍派駐了軍隊,但他否認卡迪爾·汗已被逮捕。這位人士還證實,在有關向國外泄露核秘密的消息披露后,有6名巴科學家被當局“保護性監禁”。
穆沙拉夫將要表態
關于卡迪爾·汗和其他科學家及官員的命運,這位人士稱當局正在考慮是正式起訴卡迪爾·汗還是僅僅對他采取行政處理措施。
據報道,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已經聽取了有關匯報,并將在伊斯蘭傳統節日“宰牲節”后向巴全國解釋整個事件。
他促成了5次核爆
卡迪爾·汗1935出生于印度博帕爾邦,在印度接受啟蒙教育。1952年,全家移居獨立后的巴基斯坦。1960年從卡拉奇大學畢業。之后短暫留學德國柏林。1972年在比利時紐文天主教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卡迪爾·汗為巴基斯坦利用核能、開發濃縮鈾技術完成了開創性的工作。1976年他加入巴基斯坦工程研究實驗室,并創辦了巴基斯坦濃縮鈾提煉工廠。他主持的攻關使巴基斯坦掌握了濃縮鈾技術,并最終促成1998年5月成功進行了5次核爆試驗。
他讓巴基斯坦有了核能力
1972至1975年在一家荷蘭公司的工作經歷是奠定汗博士一世聲名的重要起點。卡迪爾·汗在荷蘭工作期間掌握了“離心技術”等重要的核技術,為今后領導巴基斯坦核技術開發打下基礎。
1974年,印度進行首次核爆試驗。1976年,時任巴基斯坦總理的阿里·布托寫信給卡迪爾·汗,請他回來為祖國的核事業貢獻力量。汗博士辭去在荷蘭的工作,回國領銜巴基斯坦的核技術開發項目。
短短六載后的1982年,巴基斯坦已經聲稱掌握了核技術。1998年5月,為應對印度此前進行的5次核爆試驗,巴基斯坦也進行了5次這樣的試驗,向世界宣布,這個南亞國家也擁有了核能力。1998年和1999年,巴基斯坦又連續試驗發射“高里1號”和“高里2號”中程彈道導彈。
所有這些離不開卡迪爾·汗的巨大貢獻,他也因此博得了“核彈之父”的顯赫聲名。
西方稱他“超級間諜”
1983年,正當卡迪爾·汗全力以赴領導巴基斯坦核技術開發高速前進時,荷蘭的一家法庭對他進行了缺席審判,指控他以非正當手段獲取核技術方面的情報,并非法將原屬公司的技術資料和客戶名單帶回巴基斯坦。法庭據此宣判卡迪爾·汗入獄4年。
1986年,在荷蘭政府的干預下,法庭撤消了這個案件。西方一家媒體首次給汗博士冠以“超級間諜”的名號。在卡迪爾·汗的眼里,西方媒體對他的不友好報道無非是西方國家對巴基斯坦掌握核技術仇視的一種體現。而他本人從來沒有把這種仇視當一回事。
———前總統哈克問他,巴基斯坦何時能裝備起自己的核武庫?卡迪爾·汗這樣回答道。
“這個國家99%的人靠吃面餅加洋蔥度日,經濟制裁對他們能有什么影響?剩下的人可能有點兒不習慣,但他們最終也能適應。”“印度有了核打擊能力,我們也必須有”。———1998年印巴相繼進行核爆試驗后,國際社會一片譴責,巴基斯坦面臨經濟制裁的危機,卡迪爾·汗卻輕松地說。“只要您說一聲‘現在需要’。”
巴基斯坦他最斯文
新華社記者曾在卡迪爾·汗某位親友的結婚典禮上見到過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對儀式上所表演的巴基斯坦古典音樂迷戀的眼神。當時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說:“我是巴基斯坦最斯文的人士之一,我會給鳥和螞蟻喂食。”
新聞背景
近一段時間以來,西方媒體頻頻指責巴基斯坦向伊朗、利比亞和朝鮮等國泄露核技術,巴政府對此予以堅決否認,稱沒有任何政府機構參與核技術的泄露。去年11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伊朗的核項目得到過來自巴基斯坦的技術支持。巴政府自此開始對部分涉嫌泄露核技術的科學家展開調查,69歲的卡迪爾·汗接受了多次問訊,并在1月31日被解除了所擔任的政府顧問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