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1月30日宣布,“機遇”號火星車在其著陸地點附近已發現火星曾經有水存在的初步證據,暗示這個紅色星球上從前比現在更“濕潤”,適合于生物的生存。
發現赤鐵礦線索
美國宇航局負責火星探測項目的主任泰辛格說,“機遇”號在其著陸的“梅里迪亞尼平面”區域附近,利用微型熱輻射分光計發現了赤鐵礦可能存在的線索。這種礦物通常是在有液態水的環境下生成。目前地面人員正在對“機遇”號發回的數據進行分析。
找水機率加大
美國宇航局一直對“機遇”號的找水使命寄予厚望。因為此前繞火星飛行的“火星環球勘探者”探測器傳回的數據顯示,“機遇”號著陸的“梅里迪亞尼平面”區域可能有20%的面積蘊藏著赤鐵礦。而“機遇”號的孿生兄弟———“勇氣”號火星車的著陸區域曾是個干涸的湖床,并可能因出現過火山爆發而被熔巖覆蓋,在此尋找液態水相對較難。
“機遇”號整裝待發
美國宇航局“機遇”號火星車當地時間1月31日早晨成功駛下著陸艙,接觸到火星表面(左圖),這是擁有6個輪子的“機遇”號抵達火星一個星期后首次在其表面漫步。
“機遇”號這次“冒險舉動”顯然沒有遇到任何障礙,這一點從“機遇”號通過衛星傳送回地球的一張黑白照片看得出來。當照片出現在控制屏幕上時,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爆發出歡呼聲。幾分鐘后,更多的照片傳來,人群中不斷傳出歡呼聲和掌聲。
“勇氣”號輕裝上陣
已在火星上癱瘓一周多的“勇氣”號有望在下周早些時候修復。“勇氣”號從地球飛往火星的半年多時間內,存儲器內積聚了大量數據文件,超過了存儲器的負荷。科學家已經刪除了“勇氣”號電腦存儲器內的1700多個數據文件,并重新啟動了電腦系統。目前,“勇氣”號上用于大規模數據傳輸的高增益天線已經恢復工作。新華社供本報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