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1月29日電(記者溫閩)早在春節來臨前,家住濟南市岔路街的李建華一家就計劃好了,要利用這難得的長假來一次駕車異地游。但是,從初二到初五,幾天下來,一家人卻被隨處可見的“節日特價”搞得心煩意亂。
停車要價貴幾倍。在孔林門前,雖是大年初三,但是人流量卻不減平時。李先生剛停下車,收費人員手拿單子過來了:“15塊!”“什么?”李先生懷疑自己聽錯了,“怎么這么貴?”“你可以停一整天。”收費員面無表情地說。“可是我們看完景點就走啊!”“那就10塊錢,有發票!”“我們不需要發票。”“那就5塊吧,不能再少了!”
“平時僅需2元的停車費,就這樣莫名地被黑成了5塊錢,而且還進了個人的腰包!”事后,李先生憤憤地說,“節日停車費到底怎么收,國家就不能有個合適的規定嗎?”
在一家看起來還算干凈的飯店,一家老小5個人吃早餐,點了5碗稀飯、2碟小咸菜,10個小饅頭,末了喊“結賬”,“16塊。”老板娘回答得很干脆。李先生一琢磨,平時的小饅頭,1塊錢5個,就算是漲到5角一個也不至于貴到16元啊。他拿過單子一看,竟多收了5個咸鴨蛋的錢。
在泰山新景點天外村,停車費12元,比平時貴7元,牌子上寫得明明白白。李建華感覺還能接受,他說,這總比被黑了強點兒。令他高興的是,天外村景區不收費;進山門票,60元,還比平時便宜了40元。風和日麗下,全家人又照相,又賞景,玩得開開心心。
“‘節日特價’在各地尚沒有統一標準。”山東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長馬九盟說,“每年的春節、國慶、‘五一’等長假期間,有關這個問題的投訴都不在少數,消費者一是要睜大眼睛,問明價格,二是要掌握證據,以備一旦發生問題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