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首次建立區市教育工作考評制度,并且打破各區市考評細則“大一統”,體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
以往各區市的考評是教育系統內部的一種行為,并且是全市統一標準,因此考評常常流于形式,并且由于各區市情況不同,也存在考評標準不科學的問題。此次,市政府將各區市教育工作納入考評范疇,并改革考評細則,以各區市新一屆政府五年工作目標為基礎,為全市教育水平整體提升提供了平臺。
以評估內容為例,市內四區統一評估內容為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重點解決的1至2個問題;學校公用經費投入以及城市教育費附加管理使用情況;對學校以及校長的評價考核辦法;推進社區教育及與學校教育結合的情況等。與市內四區相比,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的統一評估內容則增加了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校舍建設維修費投入和保障情況以及專職督學配備、聘任情況。
據悉,市政府對各區的評估考核采取聽取情況介紹,查看有關材料,個別訪談和實地查看相結合的方法,90分以上為優秀等次,71至89分為良好等次,60至70分為及格等次,60分以下為不及格。并且規定各區市的“降級”標準,如我市七區教育工作年度評估結果“不及格”或降1至2個考核等級的規定是學校公用經費達不到省定標準中等水平的、出現下降情況的不能評為優秀等級,或者學校(幼兒園)有嚴重安全責任事故發生,且影響惡劣的。(本報記者劉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