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鹵排骨”布陣
3個月至1年內,在島城市內及周邊縣區開52—66家分店,在山東省內開520家分店,然后步出山東,讓“魯鹵排骨”香氣溢滿全國。
勾畫這幅擴張版圖的年輕人名叫郗扎根,雖然他的名字和企業不為青島人所熟知,但他的魯鹵排骨在島城頗有名氣。三十出頭的郗扎根是陜北人,七八年前起在南方從事特許經營業務,深諳其中之道。去年3月,郗扎根在青島注冊成立了泛太平洋食品研發有限公司。
據稱郗扎根的運營策略分兩條線:在市內四區及周邊縣區與“德維”簽訂合同,由“德維”向魯鹵排骨加盟店提供排骨,然后由泛太平洋研發公司統一配送。而對于山東乃至全國的加盟店,則與國內肉類第一品牌———河南“雙匯”合作,利用“雙匯”遍及全國的網絡,給魯鹵排骨加盟店供應原料。
郗扎根說,此舉主要是保證旗下各店都能采用“放心肉”,維護魯鹵排骨這塊牌子。
“摸錯門”歪打正著
郗扎根滿懷豪情,編制著國內連鎖之網。而同在島城,一個來自故都洛陽的年輕人,同樣在特許經營領域深耕細耘,他就是青島摸錯門飲食文化有限公司的掌門人———劉傳濤。據說,顧客手拿序號、排隊等候已成了“摸錯門”的一景。
2002年5月,“摸錯門”以另類的方式進入青島———黑色的店面、黑色的標識,曾令不少路人愕然。在經過了短暫的沉寂后,“摸錯門”迅速家喻戶曉,顧客絡繹不絕,其成功的核心自然是其獨具特色的“涮牛肚”。
“摸錯門”生意火爆時,加盟者接踵而來。作為成功的經營案例,“摸錯門”被編入北師大教科書《特許經營概論》。就在幾天前,“摸錯門”在青島召開了加盟商大會,青島周邊縣區、濰坊、河南鄭州、駐馬店等地的投資者慕名而來。
“短板”漸長
英雄所見略同。對于選擇青島做特許經營總部的原因,郗扎根、劉傳濤都說道,是由于近年來青島餐飲業一路火爆,龐大的市場成就了不少外地餐飲品牌。在繁榮景象的背后,青島餐飲業“軟肋”凸顯———青島本土餐飲沒有真正的特許經營。
“小肥羊”、“順風肥牛”、“譚魚頭”等雖在青島做得很火,但其均是加盟店,魯鹵排骨、摸錯門決意改寫歷史。郗扎根認為,青島本土餐飲做特許經營有先天優勢,其龐大的市場就是最好的平臺。
青島本土餐飲業走出去,大搞加盟連鎖店,這應該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記者劉宗偉
相關鏈接
島城市民以“食”為先
去年全市居民為“吃”花了207.3億元
市統計局統計數字顯示,2003年我市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7.4億元,同比增長15.5%。其中,下半年實現零售額37.3億元,同比增長21.5%。
從去年消費結構看,居民消費已從滿足機能需求向提高生活質量轉變。在實現的512.2億元零售額中,用于吃的商品零售額207.3億元,同比增長11.7%。而用于穿的和用的商品零售額分別為97.3億元和207.6億元,同比增長18.3%和18.9%,消費需求傾向明顯強于吃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