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膠州市洋河鎮依托南山北嶺、水流充足、山丘眾多、林茂草豐的自然優勢,傾力打造青島市畜牧業的新基地,為農民增收致富闖出了一條新路。
洋河鎮是一個農業大鎮,也是我市傳統的農產品基地。根據自己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洋河鎮積極引導農民進行農業結構調整,使畜牧業不斷做大做強。畜牧業要發展,關鍵是品牌。幾年來,洋河鎮在畜牧業的品種和產品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在肉牛中,他們引進了“西門塔爾”、“利木贊”、“夏洛來”等;在奶牛中,他們擁有“荷斯坦”、“美國黑星”、“黑白花”等;同時還引進了嶗山奶山羊、小尾寒羊、內蒙古長毛肉羊等,在市場競爭中牢牢地占據了優勢。
歷史上,洋河鎮就有加工、銷售粉條、肉類等農字號產品的傳統,但由于沒有規范管理,冒充洋河“名牌”產品的現象在市場上也時有發生,挫傷了種植、養殖大戶的積極性。為此,洋河鎮從強化農民商標意識入手,以鎮無公害農牧產品研究開發協會為依托,正確引導農民種植、養殖和加工,并將一些零散的農業品種聯合開發、提高和推廣,使山雞蛋、肉類、奶產品等一批優質農產品迅速得到了社會認可。為規范這些產品的發展,洋河鎮又為一些優良品種統一注冊了“艾山”牌商標,并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提高了該鎮農字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確保了城鄉生活食品的安全。
近年來,城市居民鮮奶需求量呈直線上升趨勢,飼養以食草為主的奶牛成了農民發家致富的一條有效捷徑。洋河鎮便通過技術、銷售服務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使全鎮奶頭飼養量由1996年的不足20頭迅速發展到目前的800多頭。針對奶農存在的顧慮心理,他們投資引進了500頭荷蘭荷斯坦黑白花良種奶牛,進行人工授精,實現雜交改良,并出臺奶農每購進一頭良種奶牛給予3000元貼息貸款的幫扶政策,解決了良種問題。他們從省內大中專院校選調六名畜牧獸醫畢業生充實畜牧站,又先后聘請了歐盟奶農組織總干事溫克教授等“洋專家”來鎮講課,解決了技術難題。他們成立起奶農協會,投資20萬元建起了鮮奶收購站,配置了鮮奶冷藏等設備。更重要的是,為徹底解除奶農“銷售難”的顧慮,鎮政府與青島市兩家奶業公司簽訂了銷售合同,規定了最低保護價,同時與奶農簽訂了技術服務合同。“合同牛”使奶農真正吃了“定心丸”,農民飼養奶牛熱情高漲。
目前,洋河鎮的生豬存欄達3.1萬頭、牛存欄1.7萬頭、雞存養達65萬只,既豐富了青島市民的菜籃子,也大大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梁學勇趙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