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社會壓力相對較大,他們必須面對來自工作、家庭、子女、父母等各方面的問題。對于老年人的再婚要求,他們是什么態度呢?
貴陽市婚姻家庭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錢淑芳介紹說,由于工作關系,她目睹和聽到過不少兒女阻礙老人再婚的種種理由。兒女的心態主要有以下幾種:財產說。子女們往往從經濟角度來考慮老年人再婚的問題,擔心父母的遺產會流入“他人”之手,所以給予阻撓。還有的子女認為,自己照顧了老人那么長時間,憑什么讓那些“外人”在老人最后的幾年里出了點力,就拿走一半的財產?他們覺得這不公平。很多老人正是為了免除兒女的“后顧之憂”而主動放棄,或者沒有再婚,或者選擇“非婚同居”。
“保姆”說。一些子女面對社會生活的壓力,迫切希望老人能在家里分擔一些負擔,能夠照顧一下孫子孫女,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部分老人在家中或多或少地扮演著“保姆”的角色。一旦老人再婚組成新的家庭,必然不能像從前那樣對兒女付出了。
贍養說。一些子女認為,一旦自己的父母去世,“莫名其妙”地還要承擔起贍養“外人”的責任,誰愿意攤上這種“苦差事”?所以,他們堅決反對老年人合法再婚。這樣,就能繞開法律上的責任,父母的財產也不會“流失”。
面子說。在一些子女看來,老人再婚是一件“丟人”的事,有損自己的面子。有的子女甚至連老人有再婚的想法都感到不能接受,覺得現在生活條件這么好了,要什么有什么,為什么還要要求那么多?不少子女不愿意再操這份心。一些子女表示,別人家的老人要再婚可以理解,但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自己家里,那是很難接受的。鄒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