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青島:歷史文化名城
青島,這座具有獨特歷史內涵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以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獨特城市風貌斐聲海內外。1994年1月1日,青島被確定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是整整十年。
為繼承和發揚城市特色,完整地體現青島市的自然環境、人工環境、人文環境所具有的豐富內涵,隆重紀念我市榮獲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十周年,市規劃局、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昨天起聯合舉辦“青島市風貌保護與近代優秀建筑展”。
青島具有豐富多彩的建筑群體以及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和不同類型的建筑和歷史文化風貌街區,目前市區內有歷史優秀建筑一百三十多處,在太平洋中心舉辦的展覽著重從保護性歷史建筑的實物照片及編制的青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兩方面進行展示。
10處歷史文化保護區分別是:八大關、匯泉角、太平角歷史文化保護區;魚山歷史文化保護區;八關山歷史文化保護區;觀海山歷史文化保護區;信號山歷史文化保護區;觀象山歷史文化保護區;安徽路歷史文化保護區;館陶路歷史文化保護區;黃臺路局部歷史文化保護區;武定路歷史文化保護區。其中三處“亮點”規劃保護如下:
八大關、匯泉角、太平角歷史文化保護區
建設特色:柔和的整體空間尺度,自由靈活的功能布局是八大關、匯泉角和太平角歷史文化保護區的重要特色,主要表現為別墅群巧妙結合自然地形、地貌及道路布置,建筑本身層數有嚴格控制而且尺度變化不大,因此形成了協調的整體空間效果,
保護建議:重點保護獨特的自然景觀、風格多樣的別墅建筑、別致精巧的庭院綠化、獨具特色的道路布局。
魚山歷史文化保護區
建設特色:區域內路網順應地形等高線,自由式布置,建筑依山就勢,高低錯落,利用臺階、甬道垂直相通,建筑與地形、道路配合恰當,形成獨具特色的天際輪廓線,小魚山為該保護區制高點,南臨大海,山頂建有中國古典建筑風格的覽潮閣,這該區域標志性景觀點。
保護建議:重點保護標志性景觀點、庭院別墅區、建筑空間輪廓線、獨具特色的自然環境和特色街道。觀海山歷史文化保護區
建設特色:古典主義構圖確立了該區域主次分明的區域空間格局,青島市城市景觀講究對景點的特色在此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保護建議:重點保護整體空間格局、特色道路、特色建筑以及自然景觀。
保護范圍:28平方公里
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能集中體現城市歷史文化特色的歷史城區,具體范圍為北以海泊河為界,東沿延安三路至長春路、威海路,西南以海岸線為界,總面積約為28平方公里。
據了解,根據《青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我市已圈定10處歷史文化保護區,對那些在主城范圍內明顯區別于其他區域,具有獨特歷史文化景觀價值,形成獨特城市歷史文化意象的區域進行全方位的保護。
據介紹,結合文物保護單位及近現代優秀建筑保護、舊區(歷史城區)風貌保護、風景旅游區保護等規劃,青島在四個層次上建立起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從而在規劃上做到了對青島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構成要素的全方位保護。
(撰稿蘆智峰 攝影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