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晨報
本報訊 2002年長沙市審計機關完成審計項目379個,查出違規金額24193萬元。其中,市局機關查出違紀違規金額15418萬元,罰沒金額72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起,建議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3人。這是昨日長沙市審計工作會議披露的數據。
在過去的一年,納稅人的錢通過行政手段投入到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建設、教育、菜籃子工程以及老百姓的社會和醫療保障。這些錢是不是用到了該用的地方,是不是發揮了應有的效益,長沙市通過審計得出了結果:共查出違規金額24193萬元。
其中,對長沙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的審計,核減工程造價達3656.3萬元;對黃材水庫的審計,長沙市紀委根據審計局的建議,擬對黃材水庫涉嫌貪污的7人及毀滅會計資料的責任人14人將作進一步查處;對長沙中意實業有限公司進行的審計,查出小金庫及賬外賬900多萬元,有力地震懾了嚴重違紀違規的有關責任人員。
一年來,長沙市共完成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120多個,查出了大量違規資金。其中一個單位根據審計意見,調賬總金額達2000多萬元,清理賬外資產470萬元,催收貸款本息130萬元。在對6個區縣檢察長的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有的違規收取贊助費并且金額較大,有的甚至將應補繳的稅款以贊助費形式轉作收入,有的暫購款管理不規范,財務管理較薄弱,某檢察院將案款收入3100萬元長期放在賬外,直接坐支。
據了解,今年長沙市將組織安排100個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其中,市本級10個,包括兩個縣(市)長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去年,長沙市在行政事業審計方面,通過對教育經費和科技三項經費進行的審計調查,發現教育附加費支出不合理,違反專款專用原則,總金額達329.7萬元;長沙市科技三項費用投入不足,科技風險投資公司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同時,通過審計一些執法機構,發現存在預算外收入、保證金等未按規定繳入財政專戶,被檢查的單位基層普遍存在坐支罰沒款的現象,有的單位還超標、超范圍發放補貼,占用財政資金搞福利,違規收費較嚴重。
(劉 勇 戴 丹 實習生 張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