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訊 隨著“科教興市”戰略日益深入人心,我市的科技投入連年增加,僅去年全市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就達3.1億元,其中本級科技三項經費達6000萬元。而記者從剛剛閉幕的市“兩會”上獲知,今年我市財政預算草案中安排科技三項經費約7700萬元,再創歷史新高。 記者從市科技
局了解到,去年各區市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同樣有較大幅度增長,全年達到1.16億元,居全省各地市首位。全市R&D(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1.16%,分別比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2和0.6個百分點。 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時,我市在引入國家、省級科研資金方面同樣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實力,“外資”日漸成為推動我市科研開發的又一支柱。有關統計表明,去年以來,我市爭取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數量和獲得科技經費的額度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共落實國家科技項目投入4.5億元,僅通過市科技部門直接和間接組織爭取的科研經費資助即達2.05億元。在日前公布的全國“十五”海洋“863”計劃項目中,我市共有115個項目入闈,科研經費總額達3億元,課題數量及經費居全國海洋領域首位,占全省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的80%。 此外,我市目前已有50多個項目入選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獲國家撥款3850萬元;70多個項目列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資助經費2000萬元;50多個項目列入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獲資助經費160多萬元。同時,我市還有19家企業、21個成果列入國家科技部本年度“科技開發貸款推薦項目目錄”,貸款額度為2.6億元,這一成績在國內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 市科技局負責人透露,“十五”期間,我市企事業單位和高校、科研機構爭取國家科技經費總額有望超過2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