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辛梅劉炳穎張秀泉
如果說鐵路是條巨龍,那么,一個個如同“橋頭堡”串接起的中間站組成的車務段,就是負載這條巨龍騰飛的堅實根基。
青島鐵路分局現有832公里的營業里程,管轄范圍包括青島、濰坊、淄博、煙臺、東營五個城市及城市沿線的鐵路運營,共管轄85個中間站,其中四個車務段管轄著63個中間站。可以說,車務系統是鐵路運輸的排頭兵,直接關系著鐵路的市場占有率。
青島鐵路分局在全路率先將探索的目光聚焦于車務系統,提出了“引入新機制,搞活中間站,搞好小承包,打破大鍋飯,激活內潛力,市場看效益”的改革思路。近年來,他們對部分小車站、小貨場、小客運、小行包房、小集裝箱和小多種經營實體實施了承包改革。正是這一“六小”承包,改變了鐵路多年一貫制的計劃經濟運營模式,打碎了生產一線“僵而未死”的“大鍋飯”、“鐵飯碗”,創立了與市場經濟接軌的分配激勵機制,為企業發展注入了蓬勃生機。
一
青鐵分局局長王孔秀介紹,“六小承包”的核心內涵是深化落實資產經營責任制,層層傳遞經營壓力,實現經營風險共擔。
在調查研究和先行試點的基礎上,青島鐵路分局確立了承包模式為:
包死基數(確定運輸、多種經營和保價收入任務)、百元含量(完成各項收入任務職工按相應比例清算工資)、分檔計提(基數內按單價清算工資,超基數按比例提取獎勵)、質量考核(安全生產、路風建設、成本控制、精神文明等綜合管理)。承包單位的承包基數,要普遍同比增長40%至60%左右。
對承包單位和個人實行工資封存、全掛收入、按效計酬、質量考核。大多數承包實體以每班為核算單位,每天對任務完成和工作質量進行分析統計,按月考核,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真正體現了工作業績和企業效益決定勞動報酬。多數單位還實行了風險抵押,根據責任大小分別繳納數額不等的抵押金,大體在500至2000元之間,完成任務全部返還,有的還給予一倍的獎勵,完不成任務,按比例扣罰。
同時,對承包單位,多數根據工作量大小和工作性質,重新核定承包人員,優化用人制度。對承包經營者進行公開招聘,對原有的職工實行競爭上崗,依據定員打破原有的班組設置,進行優化組合。競爭落選者,實行轉崗、待崗或下崗,促進減員分流。
二
青鐵分局黨委書記蔣衍星說,由于鐵路運輸受制約因素較多,職工心里沒底,感覺風險太大,思想有疑慮:擔心經濟不好轉,貨源難組織;上級不支持,運力難保障;經營指標重,任務難完成;政策不連續,工作難開展;最關鍵的還是擔心承包經營,收入會下降,位子會失去。對此,青鐵分局黨委加大改革宣傳力度,引導干部職工對照經驗找差距,聯系實際找出路,為“六小承包”改革的啟動和推行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小營站是個四等小站,地處淄東線,位居偏僻經濟欠發達地區。去年四月,車站實行整體承包改革,車務段段領導親自帶隊蹲點,宣傳改革的意義,解答職工疑慮,使小營站干部職工的眼光走出了封閉的小天地。同時,工作組幫助他們制定了班組經營承包方案,使車站每一個員工對營銷每一車貨、裝卸一車貨、調掛一鉤車進行了明碼標價,每班后填表核實,月底統一兌現。使內部有了生存競爭壓力感和責任感,并形成了這樣一條心:“小站要有大思路,小站要作大文章,小站敢創大市場,小站能做大貢獻。”職工上班時,積極配合快裝快卸,下班后,各自發揮優勢廣攬貨源,很快就有40家的貨主從這個站發貨,5月份,職工人均收入達到2800元,有的職工收入達到4000多元。
思想的堅冰一被打開,蘊藏在干部職工中的智慧才能和創造性、積極性噴涌而出。“要我改變成了我要改”、“要我干變成了我要干”,“喊改革變成了真改革”。
三
“六小承包”,在給職工帶來實惠的同時,更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
實施此項改革以來,青島鐵路分局六小承包單位經濟效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承包體基數普遍比上年實際完成任務數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多的翻了一倍甚至兩倍。
膠州站是青島車務段管轄的一個二等站,貨場、行包部和客運承包后,業務量同比增長20多個百分點。貨場承包第一個月,丙班職工完成任務84萬元,職工人均工資獎金1302元,乙班職工完成59萬元,職工月收入比丙班人均少得160元。承包立竿見影地拉開了收入距離,逼迫干部職工從自身找差距、找市場。今年5月份以來,車站客貨營銷共攬到近百萬元的新客貨源。車站在周邊城市鄉鎮建立了8個微機售票點和貨物托運代辦處,過去流失的1/3的客貨源,又從水路、公路運輸回到了車站。
通過改革,干部職工深刻體會到,按勞分配,不僅拉開了收入的差距,而且,拉開了新舊兩種觀念、體制和機制上的差異。
一系列成功的改革,使青鐵分局這條巨龍實現了騰飛。今年上半年,該局運輸進款收入完成14.7億元,13項主要運輸指標均創歷史最高水平。特別是安全運輸已突破3000天,在全國同級鐵路分局中名列前茅。
成功的改革受到了職工們由衷地歡迎,到青鐵分局采訪,職工們都說,“六小承包”真正推動了企業的管理創效和機制優化。
分局局長王孔秀認為:“六小承包”改革的成功之處在于解決了生產經營責任壓力如何傳遞到一線的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觸及并回答解決了基層改革如何深化的問題。“六小承包”,是直接從職工關心的管理體制、用人機制、激勵機制等方面所存在的弊端上實施改革突破的。他們直面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現實,因此一旦轉變觀念,就能迅速投身這種變革。同時,這一改革,是從激活企業最小單元細胞著手,上邊的管理、政策都得圍繞這一變革進行實事求是地制定和變革,促使鐵路企業的管理逐步進入現代化企業的科學管理軌道和市場運作流程。
激活每一個細胞組織,企業整體就會生機無限,搞好基層改革,鐵路這條巨龍就會實現騰飛,這就是青島鐵路分局“六小承包”帶來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