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9月16日電日本富士施樂公司模仿烏賊等動物的變色機制,開發成功調光材料,制成“智能玻璃”等產品。
據該公司發表的研究報告說,烏賊和章魚等頭足綱動物之所以會改變體色,是因為它們的皮膚里有色素細胞,其結構是色素袋上長著許多輻射狀的肌纖維。當肌纖維伸縮時,色素袋的斷面面積就會擴張或緊縮,大小相差數倍到數十倍。
這家公司分析并且模仿了這種色素細胞的變色機制:把高濃度的顏料包裹在一種高分子凝膠體微粒中,當它們受到熱、光、電、離子和酸堿度的濃度以及化學物質等的刺激時,就會作出反應,改變體積,也就是改變了斷面面積。這種材料被置于透明物質的夾層之中,就會發揮調光作用。
該公司使用這一技術開發出一種“智能玻璃”,能夠感知溫度的變化:常溫狀態下,光線通過;溫度升高時,包裹著顏料的高分子凝膠體體積膨脹大約30倍,遂遮住陽光,降低溫度。把它應用在建筑物上,可發揮空調器的作用,冬暖夏涼,并收到節能效果。
此外,這一技術還能用來制造調光元件、顯示元件和傳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