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本科一批分數線文史類、理工類在最后關頭都下調了5分?!當昨日上午在錄取大廳外看到那張小白紙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動人心弦的高考錄取開始之前,上至招生部門下至學校都三番五次地告誡考生,本科一批志愿別填得太高,因為那道分數線是按照1:1.2的比例劃定的,線上得有20%的考生落榜。
可是實際運作時,20%的富余也沒能讓招生學校“吃飽”。躋身“211工程”的四川大學設有碩士點175個,博士點109個,博士后流動站17個,可是這所百年名校在今年我省的高考錄取中被重重挫傷。在本科一批一志愿錄取中,投檔線都跌至最低谷,文史類計劃勉強填滿,理工類仍缺額27人,到二志愿錄取時,雖然投檔統計顯示滿額,但是有13人不服從調劑,結果四川大學不得不淪入調劑志愿的行列。
就是考生對專業的異常挑剔,形成今年本科一批錄取線下調的怪現象。記者在錄取現場采訪時發現,今年考生志愿中表現出的個性特別強。許多考生寧肯到本科二批中做“雞頭”,挑選中意的學校和專業,也不愿意在一批中做被調劑的“鳳尾”。有些考生本科一批一、二志愿間的合理梯度幾乎沒有,儼然一副寧缺勿濫的架勢。
本科一批分數線的下調可能會帶來不應有的惡果。一些學校可能不愿將就山東考生的挑剔而減少招生計劃,而如此多一批線上考生落入下一批必然會擠占二批線上考生的錄取機會,形勢難以預測。劉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