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淄博礦務局東行幾公里,便到了《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的故居———蒲家莊。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是我國十七世紀偉大現實主義作家。他的《聊齋志異》幾百年來被人們廣泛傳頌,是我國文學遺產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1954年,國家撥專款修復了已是殘墻半壁的蒲松齡故居。我第一次看到征集展出的文物:路大荒手書《聊齋》橫匾,匾下掛著蒲氏74歲時,江南畫家朱湘鱗為他畫的肖像;郭沫若手書楹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那時,蒲松齡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藝術成就已為蒲氏文化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到蒲家莊正是“文革”期間。我親眼目睹了蒲松齡故居招來劫難;敬菡、文物失散、古墓被挖……
改革開放后,我第三次走進了蒲家莊,這里已成為淄博市的旅游勝地。建成了以展現蒲松齡生平和聊齋故事為主題的組群式大型人文旅游景區———聊齋園。園內相繼建成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的聊齋宮,在蒲老先生談茶采風的柳泉旁建成滿井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俚曲茶座。
我羈留在蒲翁曾走過的地方,在聊齋園中尋訪狐鬼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