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出兩項重大選擇后,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今天在莫斯科落幕。東方人口大國的首都北京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擔任21年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將奧林匹克航船的舵輪轉交給比利時人羅格。處在新世紀初的國際奧委會慎重而又明智地將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奧運會主辦城市的確定和國際奧委會主席的選擇,都直接關系到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前景。2008年奧運會由于在一個從未舉辦過奧運會的發展中國家舉行,而使奧林匹克理想得到最廣泛的傳播,使東西方文明交匯,促進中國與世界更好地融合,在使中國受益的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價值和地位。
運動員出身、具有豐富體育管理才能和經驗的羅格,將在未來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中打上什么樣的印記,同樣非常重要。正如一位與奧林匹克運動打了40多年交道的人士所言,委員看重的并不只是某個主席候選人的能力,更看重的是奧林匹克運動的藍圖將在誰的主導下描繪得更為絢麗多彩。
在美國鹽湖城申辦冬奧會丑聞的沖擊下,國際奧委會委員每一次重要選擇已更多地著眼于奧林匹克運動的整體形象和發展方向。現代奧運會經過百余年的風雨,至今已發展成一艘航空母艦,其每一次出航都會引起廣泛的關注和反響。一個明智的選擇可以給奧林匹克運動帶來飛躍式的發展,而一個錯誤的選擇則可能使奧林匹克運動元氣大傷。本屆全會期間,國際奧委會為日后發展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但在全會圓滿閉幕的同時,也不應忽視奧林匹克運動所面臨的挑戰。奧運會是奧林匹克運動的載體和核心,也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最大利益。因此,全會閉幕后國際奧委會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6年都靈冬奧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如果再細化任務指標,國際奧委會就需在反興奮劑、控制奧運會商業化畸形發展和防止奧運會“巨人癥”等方面繼續努力。
在這次全會上,反興奮劑任務再次被突出。不少委員紛紛指出,反興奮劑斗爭中存在著諸多不完善如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反興奮劑規則不統一、政府與體育組織形成合力不夠等問題。新當選的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也指出,他上任后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反興奮劑問題,因為這是一個關系到體育信譽的問題。他強調,如果有一天人們不愿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體育俱樂部去,因為擔心孩子會由此使用興奮劑,那么這一天的到來也將意味著體育的墮落。如今體育已成為社會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國際奧委會需要保持體育的清潔和信譽,這是奧林匹克運動的生命力所在。
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中不斷地遇到和解決新問題都可以找到最深層次的解釋:維持利益的平衡,在理想和利益之間找到契合點。如奧運會的商業化,在實踐中證明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商業控制體育,還是體育控制商業,其間需要把握得恰如其分。國際奧委會不斷吸收新鮮血液,更多的運動員參與進來,對國際奧委會提出了改革的要求,這就需要在傳統與變革之間找到平衡點。更多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和國家奧委會紛紛謀求在國際奧委會的代表職位,更多的項目要躋身奧運會,那么國際奧委會的組織結構和奧運會的項目設置如何才能既具有廣泛代表性又要精干高效呢?此外因特網等新媒體與電視等傳統媒體的關系、角色和利益如何協調好,同樣是一個需要把握的平衡點。正如加拿大的國際奧委會委員亨德森所指出的,問題與成績相伴而生。奧林匹克運動發展到今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問題,因為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都將在奧林匹克運動中得到體現,因此需要對國際奧委會的決策不斷進行調整。正如新任主席羅格所言,他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要對國際奧委會進行必要的革新,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奧林匹克航船的掌舵人已看清了航線,現在就要看他如何指揮船員駛向勝利的彼岸。(新華社莫斯科7月1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