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位于京城東北部、堪稱近鄰的兩家大型花卉市場,為了競爭使出渾身解數,最終一家“賣花人”以對方存在不正當競爭為由將另一“賣花人”告上法庭。
今天下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依法對北京花卉服務公司與北京萊太花卉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北京萊太公司的行為未損害北京花卉服務公司及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也未擾亂正常社會經濟秩序,不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因此,駁回北京花卉服務公司提出的要求萊太公司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
這起案件的起因是:北京花卉服務公司與北京萊太花卉公司都經營鮮花早市。北京花卉服務公司于1994年創建亮馬河花卉市場,開辦早市也有好幾個年頭,并在同行業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北京萊太花卉公司在“亮馬河”附近的早市雖然于2000年11月24日開辦,但發展勢頭不錯,而且硬件設施在北京花卉市場中絕對一流。
北京花卉服務公司在起訴中稱,自從萊太公司的早市開辦以來,采取一系列不正當競爭行為,如在“亮馬河”早市門口設立截留客戶的專車、散發不正當競爭的小廣告、派人進入市場強拉客戶、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等。因此,給北京花卉服務公司的早市造成極度混亂和嚴重經濟損失,屬不正當競爭行為,應賠償經濟損失1139910元。
而萊太公司則在法庭上辯稱,他們從事的一切經營行為均屬正常經營策略,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11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他們不屬于任何一種。因此,請求法院駁回服務公司的訴訟請求。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根據雙方提供的有關證據表明,原告起訴中所指控的種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有的沒有合法有效的證據,法院不予支持;有的如設立專車、散發小廣告等均是在公共場所進行,并未擾亂原告開辦的鮮花早市的正常經營秩序,也未導致其嚴重的經濟損失。但法院也認為,選擇在他人企業門前位置進行宣傳推銷,會給另一企業造成不快,其行為應屬不妥。但由于萊太公司已停止這種行為的實施,所以法院不再予以糾正。
法院認為,正當競爭是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為此,法院依據現有證據及法律規定,依法駁回北京花卉服務公司的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