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在“十五”期間,我國將實施更為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圍繞節水、節能、節地開展技術創新,以增強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良性互動的新格局。
這是建設部部長俞正聲在今天開幕的第四屆北京“國際周”國際環境保護論壇上宣布的。
俞正聲提出,首先要加強城鄉發展規劃的制定。各省市在編制城鄉發展規劃時,必須貫徹城鄉一體的戰略思路,在各種資源的綜合利用中,注意體現資源共享、共同保護的原則。他表示,建設部正在對國家城鄉發展規劃進行修改,以期更好地發揮規劃對環境保護的指導作用。
其次,“十五”期間各省市要以擴大城市中心保護區綠地為工作重點。城市中心區綠地是環境保護的基礎,也是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標志,到2005年全國城市中心區綠地要達到30%,綠化覆蓋面積要達到35%,人均綠地達到8平方米,切實改變目前各城市中心區綠化不足的狀態。
第三,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以提高我國水資源利用、建筑節能的水平。“十五”期間國家將實行區別水價,對居民用水實施定額管理,調整污水處理的價格,制定鼓勵使用再生水的政策。加大對民用建筑節能的管理力度,改革傳統的門窗、墻體,推廣新技術、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