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據一項調查表明,42.1%的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專業,有65.5%的學生表示將另選專業。為此,教育專家指出:填報專業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而許多考生在填報專業時缺乏主動的職業意識和未來意識。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潛能測試中心主任張貴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有利于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更可能實現人生價值。而因選錯專業,體會不到工作樂趣,沒有激情,沒有目標,碌碌無為者為數不少。”
有關機構對1500名大學生進行了一項調查,填報志愿時“沒有認真考慮、隨便湊合”的占22.94%,“為了確保錄取而按分數對號入座”的占2.47%。
張貴良說,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引起有關人士的關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潛能研究中心在全國率先推出潛能測試,測試者經過70分鐘、500道題的測試后,專家可提供一份《發展潛能與最佳專業分析報告》,為考生的專業選擇提出參考。
據悉,這項測試自去年推出到今年以來,在學生及家長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今年1月份到現在,約有2000多名中學生接受了測試,這個數字是去年全年受測人數的3倍。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馬叔平說:“情況表明,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考生已經注意到專業選擇的重要性,并且嘗試著作出一些改變。”
他說,這種潛能測試在教育發達的西方國家早已經實施多年,在我國是一個新的嘗試,希望幫助更多的學生認識自我,把握人生。
不過,教育專家指出,由于文化傳統以及價值觀等方面的原因,僅僅通過一兩個測試恐怕還不足以改變現狀。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學校和家長的觀念,這是一項長期而艱難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