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閉幕的“兩會”上,“網吧”現象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談論的焦點問題之一。有人疾呼:網吧危害青少年,應盡快采取防范措施;有人認為:網吧發展是大勢所趨,利大于弊;更多人主張:以法律為武器,規范管理,促其發展……
在這紛紛揚揚的議論中,都市里的一些網吧仍舊生意紅火,座無虛席。
許多人疑惑,“網吧”是時尚潮流,還是“洪水猛獸”?是引領青少年成長的“天使”,還是將他們帶入歧途的“惡魔”?“網吧”到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沖擊與思考?
“天使”與“惡魔”同在,鮮花與陷阱并存。人們感嘆:如何讓青少年跨過成長路上這道“坎”?
精彩的網絡世界不可阻擋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青少年更是求知求新求奇心切,迫切希望了解五彩繽紛的網上世界。一時間,從大中城市到一般城鎮,網吧如雨后春筍,紛紛掛牌營業。
我國網吧業興起于1998年前后,近年來大行其道,尤其是省會城市異常火爆。先行一步的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已發展至千家左右;即使在起步較晚的鄭州市,網吧也由1999年底的30家發展到目前的320家,一年增加了10倍多。
記者采訪的幾個城市,大中專院校和科技企業比較集中的路段和街區,網吧鱗次櫛比。鄭州市大學路、桃園路及靠近河南農大的文化路、豐產路,相對集中了100多家網吧。北京大學南門約800米的長街北側,形成了“飛宇網吧一條街”。
正像其他新生事物產生之初一樣,網吧也將一大堆麻煩擺到我們的面前。武漢市公安部門調查顯示,進入網吧的以大中小學生為主,約占70%,大專院校周邊可達90%,年齡主要分布在18至25歲之間;鄭州原點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的3000名大中學生中,曾光顧色情網站的占46%,熱衷聊天室的占76%,選擇玩游戲的占35%,只有不到20%的學生上網是搜索信息、下載軟件。全國網絡文明工程組委會副主任徐文伯談到,由于缺乏網上管理經驗,造成網上出現一些虛假信息,一些語言粗俗,格調低下,網上戀情不負責任,對青少年精神世界帶來消極影響。
面對家長和社會的諸多譴責,一些有識之士認為,一味地指責限制,只能更加陷于被動。網吧中的問題是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全面客觀地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北京飛宇公司總經理王躍勝說,網吧一些負面問題固然存在,但不能因噎廢食。許多青少年尤其是大專院校學生就是在網吧中第一次觸網,并逐步掌握了網絡技術,這對推進信息化進程、普及網絡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網吧是個新生事物,作為網絡經營場所,只要管理、防范措施得當,完全可以將負作用減少到最低程度。
許多教育、心理專家指出,網絡已經成為許多青少年成長道路上的一道“坎”。今年1月,烏魯木齊市一名年僅12歲的六年級小學生從爺爺家偷走3900元,到網吧玩電腦游戲,22天沒回家。渴了,買網吧的飲料;餓了,到周圍小飯館買東西吃;困了,就在沙發上睡。連春節也在網吧里過,所帶的錢揮霍一空。武漢市某中學一位網名叫“丘比特”的高三男生半年前泡網吧,結交4位女網友“網聊”、“網戀”,網下又輪番與她們約會。上午跟“迷死你”逛公園,下午又陪“圖形”看電影,晚上再和“菲菲”唱卡拉OK,像趕場一樣,結果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高考名落孫山。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專家劉小林認為,網絡世界對于思維活躍、興趣廣泛、追求新奇、刺激而又缺乏分辨和自控能力的青少年有極強的誘惑力,許多青少年是帶著好奇心進入網吧的,如果沉迷于網上游戲、聊天和黃色內容,就會落入陷阱,但只要他們跨過了這道“坎”,將會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健康成長、成才。
既要管住“吧”,更應凈化“網”;既應建立網法,更需提倡網德。各界呼吁:激濁揚清,高舉法律之劍
據調查分析,網吧出現負面問題主要是管理不規范所致。早在1998年12月,公安部、信息產業部、文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就聯合制定下發了《關于規范網吧經營行為,加強安全管理的通知》,明確了經營網吧的條件,同時規定網吧經營者和消費者不得從事危害國家安全、影響社會秩序、侵犯公眾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
但有關網吧的政策法規不夠完善配套,缺乏可操作性。事實上,不少網吧經營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術,法律知識和網絡安全意識淡薄,在實際經營中疏于管理。吧臺對前來上網人員登記簡單,實際是為了收費的需要。多數網吧未按規定設立安全員,設有的也很少巡查,對上網人員的網上行為放任自流。有關部門在日常監管中也存在權限交叉、職責不清的現象,給違法經營者以可乘之機。有的地方管理失控,黑網吧泛濫。
加大日常管理、監督、檢查和對違規違法行為懲處的力度,尤其對未經批準的黑網吧,更要加大打擊力度,已成為政府和管理部門的一個共識。近年來,北京、河北、南昌等地陸續對網吧的非法經營和違法活動進行過大規模的集中整治。不少地方結合實際,制定、完善了有關政策、法規。
武漢市去年8月出臺了全國第一個關于網吧的地方性法規《武漢市網吧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由市公安部門負責網吧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工商、通信、文化等部門按各自職責,做好網吧的相關管理工作;對申請經營網吧的計算機臺數、單機占地面積、照明、消防設備以及上網人員的網上行為均做了明確規定,而且對違反規定的制訂了相應處罰措施。
廣西出臺的規定特別強調網吧經營者要持證經營;必須參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辦的經紀人培訓班,經考試合格取得經紀人資格證書后,才能辦理營業執照。
西安市公安機關明確規定,對在上課期間接納中小學生的網吧經營者,第一次予以警告和罰款,第二次扣證、責令停業整頓,第三次將吊銷其《安全許可證》。
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也開始認識到依法管理、規范經營的重要性,增強了行業自律的自覺性。北京飛宇網吧所有座位都采用開放式布局,上網者訪問什么網頁一目了然。網吧還要求工作人員不停地在網吧中巡視,發現違規者立即提出警告,對不聽勸戒者強行斷線。這對一些年輕人違規上網行為起到一定的監督約束作用。
在北京、上海、鄭州等城市的網吧市場還出現了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經營的新趨勢。有的網吧實行了俱樂部制和會員制管理。另外,有關部門推廣采用的網吧管理軟件和電腦反黃軟件等,也在技術方面提高了網吧管理的質量和效益。
網吧只是供人們上網的地方,規范網吧還要與治理源頭相結合,標本兼治,切實管住那些提供不健康內容的網站,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網上精神食糧。國內有影響的門戶網站要加強自律,檢查網站內容的頻率和范圍都應該加大。對色情和反動內容的網頁要加強查堵,及時刪除。主流網站要更好地“吸引人們的眼球”,起到帶頭凈化網絡、正面引導的作用。
記者采訪中見到,在共青團中央推出的中青網首頁上特意設置了諸多提示,這一做法,對防止青少年在網上迷失方向起到積極作用。武漢網友會在網友信箱、網友聊天室里設置了一個《網法必守》規章,一經發現有違背規章的現象,將取締網上會員身份,甚至追究法律責任。
專家指出,一方面要通過制定法律法規,規范網吧經營者的行為。同時,要嚴格執法,對那些明知故犯的網吧和網站經營者,絕不手軟。
搶占思想政治工作制高點,迎接青少年教育新挑戰,營造綠色網絡環境。社會心聲:盡快構筑網絡文明工程
站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時代的高度,觀察網吧的興起和發展,透視其中的利弊得失,促使人們對網吧現象作出更多的理性思考。
必須積極主動迎接青少年教育的新挑戰。在全國網民中,90%年齡在40歲以下,75%在30歲以上。青年已成為網絡文化的主要參與者,也是網絡技術發展的主力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網絡文明工程組委會顧問許嘉璐認為,網絡的發展,對青少年的性格、心理都帶來極大影響。為了讓下一代健康成長,為他們創造一個既寬松和諧又穩定健康的社會環境,教育界、學術界要大力開展對網絡文化的研究。共青團中央現已建立了中國青少年計算機服務網(中青網),還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互聯網活動。
必須主動出擊,搶占網絡這一思想政治工作重要陣地的制高點。互聯網的出現,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它徹底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對現代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徐文伯認為,我們要研究其特點,采取有效措施應對這種挑戰。要主動出擊,增強我們在網上的正面宣傳和影響力,搶占網絡這一思想政治工作重要陣地的制高點。去年12月,文化部、團中央等8家單位共同啟動了“網絡文明工程”。這項工程的宗旨是通過正面引導的方式,建立網上健康文明的道德規范,積極開展各種網上健康活動,在全社會形成文明上網的風氣,發現一批優秀的中文網站,使之成為網絡文明建設的主體,并引導和規范中國互聯網站的建設。
必須加強對網絡文化現象的研究。網絡的迅速發展給我們的社會生活、思維方式、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來了極大的沖擊。學術界、教育界應開展對網絡文化的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跟蹤調查和理論研究,要特別注意對年輕人的心理和意識形態上有什么影響,還要研究孩子們在網上交友對他們以后的成長起的作用。網絡將長期存在,我們應該培養一支專業隊伍,以研究網絡文明為業,直到成為網絡文化學家、網絡心理學家、網絡倫理學家。
網絡文明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絕不是哪個部門能夠獨立完成的,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維護網上公德,文明上網,也是每個網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徐江善程紅根俞儉(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